博鳌论坛激辩中国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领域一次从上到下的高规格吹风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4: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张涵
初夏的博鳌散发着中国金融改革的热气。
4月1日至3日,中国领导人与各国政要、企业界领袖和学界精英聚首2012博鳌亚洲论坛,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寻求变革、转型与创新,碰撞亚洲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论坛有45个分论坛。虽然各分论坛主题迥异,但是都离不开对中国的关注,而不断升温的中国金融改革形势更是成为本届博鳌论坛当之无愧的热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软着陆:新兴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分论坛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此同时,资本管制将放松,允许企业和居民更方便地进行海外投资。
周小川的表示被外媒广泛解读为高层发布的金融改革信号,而此届博鳌论坛也被看作金融改革领域一次从上到下的高规格“吹风会”。
从央行官员的高调表态,到民营企业家联合表达的融资诉求以及前美国财长鲍尔森等外国政要、学者智库的言论碰撞,“温州金融改革”、“放松资本管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本次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金融改革、放开资本管制等问题这样集中的大规模的讨论。”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主席David Marsh在博鳌论坛间隙向本报记者表示。
David Marsh认为,发展资本市场、放松资本管制、人民币国际化是将中国经济向消费导向型经济转轨的重要措施,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再平衡的重要举措。此次论坛上看到就这个庞大话题分解开来在不同层面上做具体而细致的讨论,David Marsh表示“非常令人振奋”。
无独有偶,博鳌论坛刚刚结束,温家宝总理放出一剂强力改革信号,称中央已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
“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你也看到了在温州进行试点。我想,温州的试点,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国推广,有些立即可以在全国进行。” 温家宝表示。
央行4月6日应声发文称继续推动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完善金融稳定和危机管理框架,强化金融业监管有效性,进一步健全金融基础设施。
博鳌论坛激辩中国金融改革
热议温州试点与利率市场化
发展资本市场、温州的金融试验和利率市场化成为博鳌论坛多个场合的焦点。
对发展资本市场的呼吁,从论坛第一天的民营经济论坛上就开始发热。德勤现场调查显示,融资环境长期难以改善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超过三分之一企业表示,过去一年的融资环境出现轻微恶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0家民营企业中,有23家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商业银行贷款,有7家企业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私募股权成为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之外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而上市融资和向民营金融机构融资没有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举措的出台,表明国家在金融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真正进入实操层面。
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表示,温州金融试验区解决了民营金融资本的问题,但对核心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并没有提及。
他表示,利率市场化恰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也是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后盈利的前提条件。同时,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民间金融转向地下,这也是产生吴英案的根源。
“温州的试验是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正确尝试,更进一步的改革还需要时间。”龙永图向本报记者表示。
前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恢复平衡增长至关重要,对中国的繁荣同样至关重要。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温州金融改革的路还很长,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事实上,利率市场化已经是中央反复提出十年有余的课题。今年3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说,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应选择中小银行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
“现在我国贷款利率实际上已经放开,银行贷款利率最高可达20%,只是对于风险高的小企业即便有高收益也很难实现有真正的贷款,这需要银行贷款策略的增强。”美银美林中国区总裁刘二飞在论坛间隙告诉本报记者。
刘二飞表示,近年来债券市场的急速发展有利于推动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也使中国国内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实现利率市场化要通过银行的体制外的一个活跃金融市场,比如债券、信托、理财产品等。而这个金融市场在交易中会形成供需双方都接受的市场价格,利率市场化就会水到渠成。
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保证机制——存款保险机制,周小川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存款保险机制早已条件成熟。据周小川透露,2012年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重提金融危机前提出过的“建立存款保险机制”这一议题。
“放松资本管制”加速
论坛期间,资本项目放开也被包括央行、社保基金等多名官员及学者在多次提及。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4月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未来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欢迎外商投资的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4月3日,周小川在“新兴经济体政策选择”论坛上表示,政策改革的一个方向即是进一步的放松管制,鼓励资本的外流,特别是使资本“走出去”,允许中国的企业和中国居民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海外投资。
而同时在隔壁会场举行的“理性看待热钱”论坛上,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金立群、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均表示热钱并非是放开资本账户的阻碍。
“放松资本账户管制的时机已到,”金立群表示,中国的宏观经济现在非常稳定,为开放资本账户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应该明白,资本管制虽然表面上看产生了有利的结果,但却使我国经济的效率大打折扣,”他说,“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不是罪魁祸首,管理不善才是。”
龙永图认为,我国有4.3万亿外汇储备,而外汇流入只有2000亿人民币,相比之下热钱并不是主要问题,也不会成为击垮我国经济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于我国外汇管理政策而言,中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对投资者不要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不要对流入和流出进行紧密控制。如果中国保持8%的增速,热钱将不是问题。
实际上,放松资本管制在去年已经加速,陆续推出包括小QFII加速、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在香港和其他地区筹措的人民币来投资A股市场等举措。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欲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正在推进一项旨在允许海外对冲基金等机构在中国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用于海外投资的试点。全球私募基金泰丰资本中国区总裁石博向本报记者证实,上海金融办正在推进此项业务发展。
石博表示,此举将有助于中国资本出海,但目前海外盈利空间还不如国内,即便打开窗口交易量也不见得很大。
“就某阶段而言,我们仍会看到资本输入和资本外流之间的不平衡,还会看到某种形式的贸易盈余及收支账户的盈余。”周小川表示,“减少这种不平衡的负面影响的办法就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市场改革,依赖结构性政策减少不平衡。”
人民币国际化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及前任央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中国应加快放松资本管制,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铺平道路。
戴相龙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会上指出,应当建立由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几种主要货币组成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也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戴表示,人民币占世界储备货币的合适比例是10%。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升值了30%,现在已进入了人民币汇率比较适当的区间。
戴相龙称,将来中国还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但是人民币的升值更可能逐渐呈现双向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