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一轮物价上涨为下半年房价增加变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13:16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不能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鼓励政策,那样不但房价控不住,经济迟早也会乱套。

  就在大多数观察者本以为下半年房价会在中央的严厉之下“稳中有降”时,国内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却悄然来袭了。据报道,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调涨,其涨幅甚至从8%到20%不等。这无疑让各路学者之前对于下半年房价的走向预测增加了许多变数,就以笔者而言,之前预测房价不会报复性上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基于今年CPI将会低位运行的预测,因此房价这一民生指数、民心指数也重新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其实这轮涨价来的既意外又不意外。说其不意外是因为“两桶油”涨价了,由此带来的物流成本提升自然会催高其他物价。说其意外,则是涨的未免也太快了,因为此轮领涨物品的保质期都相对较长,消费城市仓储量较大,物流成本的提升并不会快速直接反映到价格上,这也让此轮涨价看上去更像是更早之间就“蓄谋”为之。此外,涨价幅度过大,毕竟这其中很多产品的价格在去年也已经涨过一次了,即便出于通胀压力,其涨价幅度也应该在与去年CPI接近的5%左右,不会如此之高,因而让人颇感意外。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轮突如其来的物价上涨会对下半年房价的走势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物价上涨增加通胀压力,一方面别的东西都在涨,房价跟涨是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通胀压力越大,住房这类保值的投资就会越受青睐。更为关键的是这会直观影响到群众对房价的预测,进而影响到其购买行为。而中国的房价基本上是不以其成本和使用价值来左右的,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者和接盘者的心理价位,物价上涨在其中无疑影响巨大。

  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物价上涨采取什么对策也为房价的走势增加了变数。从去年的做法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物价上涨的态度和对策是不同的:发改委屡次约谈欲涨价企业,表现出一定要控制住CPI的态度,这表明其对待物价上涨问题上考虑的主要解决方法是抑价。笔者认为这是对的,不过抑制得住抑制不住,用行政手段抑制还是市场调节抑制,亦或是财政让利来换取物价平稳,我们仍需要考虑和讨论。而地方政府则过多的采取了纵容物价上涨的态度,采取了增加群众收入来对应物价上涨的措施,这其中的恶劣和危害笔者已在《中国最好别涨工资》一文中论及。

  不能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鼓励政策,那样不但房价控不住,经济迟早也会乱套。

  如果说,在两个对策的争论中,前者占了上风,那么央行会适度的收紧银根,通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房价仍将会处在下行通道。但是一旦后者占了上风,那么房价岂止不跌,该政策还直接将成为房价上涨的助推力,将房价推向新的高潮。因而政府面对物价上涨的哲学抉择尤为重要。

  另外,民间资本,或者我们最近频繁称作“游资”的流向也很关键。通过对过去三十年的民间资本流向观察我们会发现,当物价出于一个快速上涨时期时,游资的炒作现象就格外明显,人们热衷于打某一类产品价格上涨前的时间差并囤积居其,其收益也很客观。虽然去年的房价调控政策硬生生将活跃的游资逼出了房地产市场,逼去了其他领域,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我们已经从08年开始连续三年处于高CPI时期,并且从当前情况看来,12年的CPI也不会好过。因此,游资向房地产的回流是很难免的事,政策能阻止一年两年,但不可能一直持续。所以政府能否积极的引导游资转向生产领域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一直认为,房价调控并不是经济中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可以独立于其他经济问题而单独存在和单独解决,而应当认识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要解决房价过高这一民生问题,我们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将全国经济整合起来看待。把房价调控当作抑制物价、降低通胀中的头一枪来对待,并积极出台其他领域的相关政策配合房价调控。不能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鼓励政策,那样不但房价控不住,经济迟早也会乱套。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