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尚可持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流行易逝、风格多变的后果是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如何让时尚在不反时尚的前提下持续,困扰了时尚界和环保界整整半个世纪
徐佳 李雪琳
[ 时尚以不断求新为内在逻辑,本质上与可持续是对立的,“所以只能希望,时尚能够在已有的体系里做到可持续。” ]
你的衣橱里是不是放着许多废弃已久、弃之可惜的旧衣物,同时又被源源不断的新衣物填充?即便如此,你是不是仍苦恼于“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有人统计,美国人在2006年花费了2820亿美元购买新衣,平均每人丢弃了68磅重的衣物。2008年,英国大约有24亿件衣物放在衣架上落灰。弃旧从新、喜新厌旧正是时尚的基本表征,它润滑了这个产业的每一个齿轮,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每一个新的时尚就是一份对继承的拒绝书。”
如何让时尚在不反时尚的前提下持续,这困扰了时尚界和环保界整整半个世纪。20世纪60年代,“时尚”在全球大规模产业化的背景下大行其道,循环周期在19世纪可能是10年一循环,在近20年可能就是一季度一循环。流行易逝、风格多变的后果是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
也正是在同一时期,“可持续时尚”的概念呼之欲出,最近10余年里在欧美渐成风潮,亦被设计师不断践行,可以看作时尚的一次自我救赎。
“从种植原材料到后期制作加工,时尚产业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污染之毒。”香港慈善组织Redress创始人Christina Dea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本周三,其举办的“衣酷适再生时尚设计”在上海启动了报名程序。作为中国首个可持续时装设计比赛,此次比赛注重推广减少浪费的可持续设计技巧,参赛者需要以最少的浪费设计高品质的大众时装,以此改变既有的时尚模式。
“中国内地作为时尚产业的加工地,尤其需要理解可持续时尚的可贵性。”Christina Dean希望,“从设计环节开始,慢慢影响大众对于时尚的想法。”
物尽其用,纤维重生
设计师张娜穿的一件夹克,大老远就能看出由七八种旧面料拼接而成。它被戏称为“乞丐装”,这块粗布呢是从一件破衣服上拆下来的,那块毛领其实来自于一条破了洞的围巾——张娜兴致勃勃地向人讲解。
这件“乞丐装”代表了张娜创立的设计师品牌“再造衣银行”的全部观点——完全利用别人丢弃或捐赠的旧衣服,经过再设计,令旧衣新生,重新回归时尚。正因为此,张娜受到Redress的邀请,成为本次大赛的评委之一。
大赛报名程序之前,张娜飞了三趟北京,与“供应商”祥子及其团队沟通本季设计的要点。朋友祥子在五道营胡同运营了一家创意公益商店Brandnu,通过与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实现垃圾服装的循环利用,同时也让留守妇女得到工作机会和公平收入。
每一天,公益组织同心互惠工作社都会接受来自大使馆或老百姓等各界捐来的衣服,其中一部分被优先挑选出来,以供给外来农民工和其他贫困人士所需。剩下残败不堪的本来只能用于拖把制作,如今被Brandnu发挥了更大的用处。女工们依次对旧衣进行拆分、清洗、消毒,并按色系和材质进行分类,最后拼成布料,方块形、三角形或是条纹状。而这些拼接完成的布料成为了张娜制作高级成衣的主要货源。
“再造衣银行的原则是物尽其用。”张娜说,拿到什么布料就设计什么衣服,棉毛裤、破汗衫,绝不挑剔。“我用过一条蓝色的男士毛线裤,裆部还开线了一大片。后来那条裤子做成了一条蓝色连衣裙的门襟。”
材料的随意,并不意味着设计的随便。就像二手房装修永远比新房装修要费力许多,旧衣重生在设计环节其实比一般制衣更加繁琐。首先要做出草图,真正做衣服的时候要再做一次和面料相结合的设计。每件面料都要放在纸板上进行无数次的对比,看花色放在哪个位置更好。也有可能面料上刚好有一个破洞,“那就要考虑如何合理运用它,”张娜笑言,“那或许是旧衣服的主人用烟头烫下的,这样的面料本身就是有故事、有生命力的。”
因为制作过程非常耗费手工,再造衣银行的成衣售价并不便宜,大约定价在1000到3000元人民币不等。有一次,张娜尝试着把这些衣服寄放在丈夫创立的潮牌“thething”店面里销售,两人其实都没抱什么幻想,却没想到一天就卖断了货。
“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张娜希望,顾客是因为独特的设计而来,而不是抱着公益之心来买,这才是时尚的可持续之道。“为环保而环保,那么环保只能是个噱头,反而劳民伤财。它必须根植于设计师内心的良性生活方式。”张娜说。
“衣橱手术”,道德的时尚
旧衣改造,张娜和祥子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7年创立的伦敦品牌junky styling是解构旧衣的高手。其设计师通过对旧衣物的重新剪裁,组装打造出高品质的服装,让旧西装摇身变为最为时髦的宽松裤,连《Vogue》杂志都形容它为“时尚的先锋、街头服饰的典范”!
除此之外,它还推出一个名为“衣橱手术”的实用服务,顾客可以将一些不再流行的衣服邮寄过去,设计团队会将衣服的风格翻新,满足顾客要求。衣橱手术的花费从30英镑的牛仔裤“整形”到200英镑的彻底翻新不等。Kate Moss, Stella McCartney和Gwen Stefani都是他们的忠实客户。
在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旧衣回收网络Le Relais,把超过90%的旧衣经过分类处理后,直接在法国重新二手拍卖,剩下的输出到国外。不久前,Le Relais利用不适合二手拍卖的棉T恤,制造出一种名为Metisse的可再生面料,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绿色商品进行销售。“中国的时尚界应该开始迈出自己的步子了。”Christina Dean说。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80%取决于设计师。”Christina Dean解释,设计师决定用料、选色,很大程度决定了采购和生产的方向。“这就是我们举办设计大赛的原因。因为设计师是最有能力率先引领时尚态度的人群。”
去年,第一届“衣酷适再生时尚设计”在香港落下帷幕。设计师林春菊以拆分的牛仔布条,设计出质感优越的旗袍,最终拿到了比赛的优胜。作为奖励,她获得了为Esprit设计特别系列的机会。
可持续时尚是形象工程?
不管是上世纪60年代的“可持续时尚”,还是90年代的“道德时装”,“循环再生的原材料”都是重要标准之一。
同样是1997年创立的著名品牌from somewhere致力于用消费前废料、垃圾填埋料,也就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做设计,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到了2008年后,这种由回收材料和本土原料制成的“可持续时装”几乎主导了纽约T台。
有人说,可持续时尚其实就是个形象工程。看着LV、GUCCI、爱马仕都打起了可持续的算盘,大多材料精贵、手工制作,一个袋子售价过万,人们心里总觉得有些夸张,但在高品质、低淘汰率的绿色旗帜下,你也很难找出辩驳的理由。
“奢侈品利用自身的高关注度,引起大众对于可持续概念的注意,这是好事情。” Christina Dean说,“奢侈品影响力是有限的,不能影响大众的购买态度,并且推广有效的商业模式。”
曾经有一个奢侈品牌仅仅为了推广一双环保鞋,花了大价钱做宣传,营销的态度远远大于环保。而独立设计师品牌的产量和价位也限制了消费的人群。“所以,可持续时尚的概念需要更多的大众化的品牌来推广,才会成效卓著。”
设计师奥尔索拉·德·卡斯特罗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策划的伦敦时装周estethica生态展区,为独立设计师搭建了一个与商业品牌合作的品牌。其中,芬兰设计师米娜·赫本以四处搜寻来的苏格兰蕾丝和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制衣,其作品已经被美国Anthropologie品牌采用;美国设计师艾丽·贝兰用旧货店回收的服装为原材料,目前开始为William Good公司设计全新的服装。Christina Dean 认为,随着原材料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品牌会有足够的智慧去利用废弃材料,以节约成本。”
不久前,Esprit新成立一个可持续项目,尝试发展废料重生的自循环体系。Esprit可持续项目经理Margaret Kutt告诉本报:“现在,我们可以用20%的废弃料和80%的新面料混合,做出相同品质的T恤;用35%的涤纶混合65%回收的PET塑料,也做到了同样品质的成品。”
Margaret Kutt直言,利用废料对于大众品牌而言,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对于供应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太麻烦’,但企业有责任去推广这样的事情。”
一直以来,时尚界的“洗绿”被看成时尚的自我救赎。矛盾的是,时尚以不断求新为内在逻辑,本质上与可持续是对立的,尤其在高度产业化的今天。但承认现实吧,我们已经无法回到男耕女织、粗布麻衣的时代。“所以只能希望,时尚能够在已有的体系里做到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