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股发行改革练兵个人投资者模拟询价启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4 06:06 来源: 金融时报

  王妍

  记者王妍随着首批散户试水新股IPO询价日前启动,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资料显示,三家首批“尝鲜”中小投资者模拟IPO询价的公司分别为奥康国际、翠微股份和龙泉股份,主承销商分别为国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其中,奥康国际和翠微股份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交所为这两家公司提供IPO询价技术平台。上交所的中小投资者模拟询价平台显示,对于奥康国际和翠微股份,投资者只能申报1笔,且一经提交不得撤销或者修改。龙泉股份计划登陆深市,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小投资者IPO模拟询价平台”为龙泉股份提供询价技术平台,申购数量下限为500股。

  尽管模拟询价结果下周才会公布,但从记者目前了解的信息看,投资者参与热情可圈可点。以拟在深市上市的龙泉股份为例,按照要求,中小投资者模拟询价初期是由具有经纪业务资格的券商每家可以推荐20名投资者参加模拟询价,合计总数约为2000名的散户参与龙泉股份询价。据龙泉股份主承销商太平洋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番为龙泉股份进行申购报价的中小投资者总数量达1200多位,也就是说约六成获得参与模拟询价资格的中小投资者进行了报价申购。其中,最高者报出了每股180元的价格,最低报价则为每股1元,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报价在15至16元左右,低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对于龙泉股份的建议询价区间18至26元。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这只是一场模拟活动,散户询价得出的结果还不能作为龙泉股份等几只新股的定价依据,但却表示IPO定价由机构投资者决定的时代即将过去。“这也正是此番证监会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将个人投资者引入询价主体的初衷。”有证券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今年4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启动了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根据该征求意见稿,网下询价对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为此,征求意见稿要求证券交易所组织开展中小投资者新股模拟询价活动,促进中小投资者研究、熟悉新股,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

  对此,有业内人士予以积极评价,认为除了上述进一步扩大询价对象范围,表达中小投资者诉求的意义外,此举还将实实在在地助力于新股发行价格回归理性。分析认为,以往新股网下询价非理性报价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用的并不是自己的钱,高报价对资金管理者没有直接损伤,埋单者最终是投资者;而如果引入个人投资者询价,一旦询价偏高并中签,这部分资金来自投资者自己口袋,相比机构,个人投资者承担的责任、风险更大,因此会促使投资者的报价合理化。

  不过,对于这一监管创新,也有不少专家表示不以为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由主承销商自主推荐5~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是否违反市场“三公”原则值得商榷,如何推荐,标准如何,对上市后实际盈利低于盈利预测如何处理等均需要细化,才具有可操作性。知名财经评论人曹中铭认为,首先,由于网下配售发行都会“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而这一配售量往往并不小,所以,真正能够参与询价的个人投资者往往并非中小投资人,而是股市中的大户或超级大户,而这不仅不能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还有可能造就新的利益输送和不公平。其次,以往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尚不能准确定价,散户的竞价能力与专业素质无疑更令人担忧。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则表示,“引入个人投资者,而且是主承销商推荐的,这可能会涉及利益链条,有不公正的地方,但是这个都不重要,因为还有机构询价,多几个人不会有太大影响,没有什么用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询价范围,实际效果其实没什么。”

  此番模拟询价启动之后,亦有券商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只是模拟阶段,中小投资者何时真正纳入定价体系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目前尚不好预测,其效果有待观察,仅就现阶段而言,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如何规范使其合理、有效地参与询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细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