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庆西:少按下快门 多感觉思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1: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楼先生一直做建筑摄影的工作,能否讲讲你学习建筑摄影的经过和心得?

  楼庆西:我不是摄影家,我只是为了工作而摄影。我摄影开始就是1953年我毕业以后分配在建筑历史小组,跟随梁思成先生搞建筑,编写建筑史,当时我当秘书,帮助老先生,做记录,他们编写,我就学习做记录,然后拍照,从那个时候开始学拍照。用的是梁先生在营造学社留下来的相机。

  1954年,第一次跟梁先生出去对山西古建筑作调查,即沿着太原、八通、五台山走一圈。那时候我用的是雷神闪光灯,当时相机有B门和T门,B门按下去就开了,放手就关了,T门是第一下按开了,第二下按关了。梁先生去过也是那么照的,但是黑白照片一直留着底片。黑白的照片好处就是它的底片可以长期保留。现在都是我们国家一级的文物了。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开始有个科研项目,叫颐和园。由莫宗江先生主持。每拍一批照片莫先生都要检查通过。我记得最深的是颐和园里面的一处景,一座假山,假山里面有条道,拍完之后,我拿给莫先生审查,莫先生就不说话。梁先生说你照得很清楚,但是没有把意境照出来。

  林徽因先生去世以后,梁先生的情绪很不好,当时正批判他的“大屋顶”,心里很苦闷,他每天来这里散步,对这个景的意境深有体会。

  莫先生是从来都没有表扬过我们。我从来没听过他表扬,就这个毛病。人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我回忆了我的技术就是在莫先生这种严格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但现在我退化了,我的眼睛不敏锐了,精彩的东西在我面前我视而不见。

  日报:有可能不是你的眼睛灵活度变差了,而是摄影器材变了,我们的视觉思维方式也变了。

  楼庆西:有这可能,举个例子,我当时照一卷胶卷,很节约地用,一卷胶卷我可以选出几张我觉得可以用的,现在数码相机照就没顾虑的,随便照,要求得低了,照个一二百张也选不出一张来。照不好的还可以通过后期调整,那么人发现事物妙趣的能力就降低了,创意也没了,眼睛对美的感觉差了,多感觉、思考,少按下快门会好一点。

  日报:“华润雪花古建摄影比赛”的参赛作品中,是否有一些给你特别新鲜、强烈的印象?这些作品中是否有一个观看的共性?

  楼庆西: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农村,因为我是搞乡村建筑的,还有那种大草原,辽阔、神秘,或者黑夜里的一条街道、一个古老的院子,这些都非常有震撼力,反映出一个居住环境,不光是建筑物本身,是一种有故事的情境。

  共性从一两年看来。主要偏重于眼睛看得到的,直观的建筑形象,建筑环境。但第一、二次对第三次有个引导,我举个例子:第二次有个头等奖,拍的是个厨房,农村里的普通厨房,第三次,拍厨房的人就多了。再比如:拍的徽派建筑(安徽的),拍出的民居,很善于捕捉出徽派建筑的色彩特征:黑、白、灰,形象是马头墙,这次有专门拍马头墙的作品,第二次,第三次就很多了。很多是业余作者,但他们能够很敏锐地发现灰白建筑里面很多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建筑美是很广泛的,建筑文化是大众文化,谁都可以发现它的美。

  日报:那你认为优秀的建筑物摄影,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楼庆西:建筑师照相是一种职业的需要,他通过摄影可以捕捉真实、发现美,他对形象的选择,对光影的感觉,对形式美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摄影来训练。同时,建筑摄影可以收集大量资料。你任何设计创作都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那么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建筑摄影既要客观反映建筑物,又要能够概括氛围,需要发现建筑美和建筑的特点,比如,颐和园是什么,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既是皇家建筑,又是园林建筑,它既要表现皇家建筑的那种威严,那种皇家建筑灿烂的气势,像故宫一样,同时又要体现我们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那种意境,所以你需要了解一个建筑的内在特征。有时候你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但是理解到它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感觉到它,很完美地表现一个建筑,需要你了解它、对它进行认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