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圈历史重演 63亿牵涉国资背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2: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安丽芬 2012-04-21 02:23:19
事发的担保圈里随处可见国资身影。
“海龙担保圈”里的ST海龙实际控制人是潍坊市政府,“郑铝担保圈”里的郑铝前身系国有大型企业郑州中原铝厂,经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
历史又在重演,A股历史上曾经形成的担保圈中,国资就曾经是“主力”,无论是“河北互保圈”、“深圳担保圈”、“福建担保圈”还有“上海担保圈”,核心上市公司无一不具国资背景,其中华源系还是央企。这一次的“故事”的寻求情节依然跟历史没有太多的不一样:经营不善—疯狂担保—资金链断裂—政府出面处理。
国资魅影
国资的身影充斥着在记者统计的担保名单上。
央企控制企业如经纬纺机(000666.SZ),地方国企如ST海龙、山西焦化(600740.SZ)、华北制药(600812.SH)、新日恒力(600165.SH)等,被担保的非关联方既有老国企如郑州铝业、乌鲁木齐水务公司、石家庄焦化集团、石家庄化肥集团等,也有地方融资平台如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颐安投资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投资开发公司等。
根据统计,有21家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为非关联提供了担保,在非关联方里有22家具备国资背景。已经事发的有“海龙担保圈”和“郑铝担保圈”。截至目前,这两个担保圈的烂摊子还没有解决。
当一切都无法挽回时,ST海龙和郑铝俨然变成了“听话宝宝”,都在等候当地政府的处理方案及“拉郎配”。
“海龙的事情一切由政府做主,我们主要管理好经营就行。”ST海龙一位高管告诉记者。诚然,潍坊市政府是ST海龙实际控制人,理应做主,当然也包括担保圈的形成、短融债的兑付及海龙的重组。
一切都有政府在兜底。
“海龙与非关联方发生大部分的担保都是由政府出面解决。”海龙一位中层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就是互相帮忙嘛”。
实际上,国内上市公司非关联担保正在形成一股奇异的力量。50家上市公司里,就有21家具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为非关联方提供了担保,另外,据记者调查,在80家被提供担保的非关联方里超过1/4的是有国资背景的公司。共计涉及金额63亿元,占总涉及金额103亿元的61%。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回顾10年的担保历史,每次事发的担保圈都摆脱不了国资的“魅影”。
“福建担保圈”里问题最为严重的九州股份,已踏上“三板”之路,彼时其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
2002年,“深圳担保圈”是最早发生严重问题的担保怪圈之一,涉及金额超过20亿元,10多家上市公司和10多家非上市公司均牵连在内。核心公司ST康达尔、深石化、深宝安A、深深宝A等都是国企。
2003年,央企华源系引发的“上海担保圈”形势非常严峻,涉及上海6家上市公司以及多家非关联方。
2006年,国有企业宝硕股份爆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达18.07亿元,其中16.78亿元未进行披露,东盛科技、天威保变等4家上市公司遭殃,“河北互保圈”由此得名。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证监会在2000年6月、2003年9月、2005年11月先后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和关联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和《证监会、银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这些通知虽然没有对向谁提供担保及以何种形式提供担保有所规定,但规定了对外提供担保应履行的程序。
即使这样,包括海龙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屡屡被查出违规担保、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弊病。平静了几年的担保怪圈,近期又有所抬头。
“隐瞒了一些担保,就是怕引起注意。”沪市一位董秘对本报记者表示,按规定,不是所有的担保都该披露。尽管这样,根据已披露内容,一些有显著行政色彩的非关联担保怪圈又一一浮出水面。
新疆“老病复发”
如今,国资企业涉足非关联担保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北方的企业里,并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新疆等地,而在市场化比较开放的南方该现象并不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21家国资涉足非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只有5家来自南方,涉及金额不足6亿元。而这其中又有三家来自浙江。
实际上,如果单纯以涉足担保上市公司家数划分,山西和新疆是不能够跟浙江、山东、河南一起列在第一梯队的。但是当地的上市公司担保金额实在太大,尽管涉足上市公司只有两三家,也足以荣列第一梯队。
新疆和山西担保圈与“海龙担保圈”、“郑铝担保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备浓厚的行政色彩。
新疆辖区内上市公司只有37家,但“担保圈”却由来已久,诸如2003年暴露的啤酒花巨额担保、2004年的德隆系担保圈,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虽然新疆上市公司鲜少涉及对非关联企业的担保,但是一旦涉及,金额巨大且有浓郁的行政色彩。
去年9月,金风科技董事会通过了关于为公司非关联方甘肃鑫汇风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甘肃鑫汇”)提供12.5亿元担保的决议,二者系客户关系并且有10.6亿元的合同,仅此一单便“傲视群雄”。经查阅,金风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而甘肃鑫汇的控股股东是天津鑫茂鑫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为鑫茂科技(000836.SZ)的控股子公司。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为非关联方提供担保的公司是新疆城建(600545.SH),统计期内相继为新疆水务集团提供了三次担保累计2亿元,均无反担保措施,经查阅二者的实际控制人均是乌鲁木齐市国资委。
跟“新疆担保圈”的知名度比起来,山西的上市公司还没有出现“圈”的概念。但是却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山西三维和山西焦化。
早在2009年,山西焦化和山西三维就签订了10亿元的互保协议。去年至今,山西焦化先后为山西三维提供了6.1亿元的担保,而后者为前者提供了6亿元的担保。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实际控制人均是陕西省国资委。
截至去年底,山西焦化和山西三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4.98%和65.6%。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双方签订10亿元互保协议的2009年, 山西焦化亏损7.45亿元,其2008年也亏损了2.38亿元。如此业绩,为何还有上市公司敢于与其互保?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另外如华北制药,其最终控制人是河北省国资委。去年,华北制药先后为石家庄焦化集团和石家庄化肥集团分别提供了9000万元和2060万元的担保,而他们的负债率分别高达70.3%、154.81%。
尽管市场上已经多次出现惊悚的担保圈,但是非关联担保仍旧居高不下。对山东上市公司有长年研究的山东财经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李德荃认为,除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外,不正常非关联担保频发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股权机构的缺陷与改制的不彻底导致不能有效规避政府的干预。
监管失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出事的担保圈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可是令人深思的是,监管部门在做什么?
以海龙所在的潍坊市为例。在海龙“出事”前,潍坊就曾缔造过一个担保怪圈,当时的核心上市公司是*ST巨力。
2005年左右,围绕在*ST巨力周围形成了一个5亿元的担保圈,涉及到山东海龙、青鸟华光等潍坊多家大型企业。为了防止担保圈坍塌,危及到地方经济,潍坊市政府出面,促成了*ST巨力的重组,也就是现在的“潍柴重机”。类似的弊病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并不多见。
最近十年来,出事担保圈里的核心企业既是上市公司,又是国企或是国有控股企业,应该如何监管?
潍坊市国资委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潍坊市投资公司其实跟海龙的关系不大,只是一些业务往来,履行监管职责的还是国资委。另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还有市金融办及山东证监局、证监会负责。
上述监管程序不仅仅是在潍坊,各地都一样。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依照规定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等。
在国资委诸多科室里,资产科、政策法规科、统计评价科等多个科室直接接触所监管企业的数据。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国有控股企业在涉及到重大事情时也会上报,派出的董事和监事也会参加控股企业的重要会议。
除了国资委,市金融办资本市场科的主要职责中都会有一项“跟踪监测全市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指导、协调上市公司配股、增发等再融资工作,指导、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股权交易等行为。”
即使在多重监管下,一个个为市场侧目的担保毒瘤却在滋生、成长直至戳破,危害着一方的稳定和发展,不得不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