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寻租社会无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2:3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周业安

  要说垄断阻碍创新,这判断未必对。看看周围那么多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很多都是来自垄断企业。垄断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垄断地位,通过技术创新来阻碍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这种潜在竞争者的威慑力客观上起到促进垄断企业创新的作用。这大概是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可竞争市场的效率所在吧。可惜对垄断者而言,由于可以获得丰厚的垄断租金,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活动,所以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阻碍新进入者,这就使得可竞争市场事实上根本无法达到竞争效率,最多只能弱化垄断的无谓损失而已。

  无论如何,即使存在垄断企业,或多或少还能有创新,虽然不是最有效的结果,但这些创新活动毕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相比之下,垄断企业甚至可以不用通过创新就能维持自身的垄断势力,比如通过院外活动、或者通过建立政治关联、或者直接进入权力部门,影响制度设计,建立特许制度,或通过行政权力直接排斥潜在竞争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垄断都无需以创新的方式来维护,而仅仅通过政府排斥的形式来强化。关于这种垄断形式,经济学教科书上有专门的术语——寻租。假如垄断企业通过寻租来获得垄断势力,要比通过创新的方法来得简单很多。

  何谓寻租?说起来非常简单。假如你家门口的路是大家的必经之道,你某一天决定设一个路障,并规定凡是要通过这条路的必须交纳一块钱。这一块钱就是租金。你设路障的行为就是设租;你想获得过路费的做法就是寻租。想想看,谁在寻租?过去的山大王肯定在寻租。现在呢?不说大家也知道。经济学家塔洛克和克鲁格很早就研究了这种现象,并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警示,那就是:如果经济当中出现普遍的寻租行为,不仅仅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也意味着创新难以发生。或者说,一个社会如果普遍缺乏创新,一定意味着存在普遍的寻租现象。

  这似乎很容易理解。能不劳而获的时候,谁还想着劳动呢?何况创新是一项最艰苦的劳动。日本经过经济起飞后,陷入了长期的不景气。很多人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的主银行制隐含了一个非常大的制度缺陷,那就是政治关联。按照日本一些学者的通俗说法,就是存在着一些所谓的“神仙下凡”现象,说的是一些政府官员或者银行高管快到退休的时候,就来企业谋个闲职,这个职位地位高,薪水丰厚,但不用为企业具体工作。那么企业为何愿意养这些退休的高级官员?很简单,这就是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路径,通过政治关联,可以有效地寻租,从而可以让企业在不用费太大精力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垄断租金。但这样一来,日本企业的创新激励就会不足,这是导致日本经济后来逐步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李约瑟之谜”说的是前现代社会中国具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但现代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这是为什么?当然对此的解释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儒家文化和创新不兼容,果真如此,为何宋明时期中国仍然保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都实现了经济起飞?还有人说是因为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建立专利制度,但没有专利制度的时代,有很多科学技术创新,直到明朝后期这种创新才逐步停滞。另有一些人把这些归结为市场制度的缺乏,其实我国历史上大多数创新都是在非市场环境下完成的。可见现有的这些说法都无法说服读者。翻看中国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历朝历代创新活动多半集中在每个朝代的前期和中期,清代特殊,几乎从头到尾都缺乏创新活动的痕迹。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的猜想是,中国历史上的创新浪潮和寻租活动的普及程度成反比。寻租活动相对较少的年代,创新活动就会比较活跃;寻租活动相对较多的年代,创新活动就会比较稀少。一个朝代建立起来后,制度上还相对有活力,寻租活动相对少些。但随着制度的固化,寻租活动开始增多,创新活动自然就衰减了。历史上元朝和清朝恰恰是一种典型的寻租经济,所以这两个朝代的科学技术创新相对较少。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猜测,未必正确。但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国,和中国一直存在的寻租社会有关。从地域上看,中国哪些地方的经济最繁荣?熟悉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政治中心历来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政治中心的繁荣本质上是寻租经济的繁荣,而不是创新经济的繁荣。从职业上看,中国人最愿意从事哪类行业?毫无疑问,是寻租行业。如施莱佛和维希尼在其著作《掠夺之手》中所论证的,当一个地方最优秀的人都流向寻租部门,那么创新也就难以发生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