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挖掘股市中的“林书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5:31 来源: 经济日报

  林书豪一夜成名,引得世人一片惊叹。在大部分人都为这一传奇故事而赞叹的同时,却有那么几个人沮丧之极。火箭总经理莫雷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写道:“我们本应该留下林的。真的不知道他有这么出色。我的判断被别人误导了。”不能责备莫雷。发掘一名有潜力的球员,始终是一个难题。过去,负责发掘球员的是球探。他们穿梭于全美各高校或NCAA的各赛场之间,凭经验找球员。球探常有看走眼的时候,好不容易首轮选秀挑来的人,可能都打不满一个赛季。而林书豪这样的球员,也难入球探的法眼。

  难道,我们就没有任何方法识别出林书豪的潜力?事实并非如此。

  有媒体报道说,其实在两年前,就有人预测了林书豪的成功。2010年5月份,一位名叫沃尔兰德的业余体育数据分析专家在选秀预测中,将林书豪排在新秀控球后卫榜单的第2名。面对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他从2分球命中率和40分钟防守综合能力(每40分钟的篮板、抢断和盖帽)这两个常被忽视的数据中,发现林书豪的效率并不比艾弗森、佩顿这样的历史巨星来得差,从而预测他将成功。

  看来不是没有办法,而是需要依靠一些非传统工具才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基金经理挑选股票的过程就好比是球探选球员。传统上,基金经理们依赖于经验来做判断:他们去上市公司调研,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考察管理团队,询问第三方人士的评价。根据这些信息和过去的投资经验,来进行综合评判。而这一套流程也是NBA球探们的工作方式。可当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在进行同样的工作时,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成为多个基金经理的目标,也许还没等做完调研,股价早已被买上去了。如果要想做好业绩,只有找潜力股、冷门股。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找到股市中的“林书豪”。

  因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真正找到未被挖掘的潜力股,必须深入到股市中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沪深两市个股总数已达2500余只之多。任何一位基金经理,都不可能把所有上市公司都看一遍。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选股模式失灵了,我们应该学习沃尔兰德,用一些其他非传统工具,即数据分析——依靠数学模型发掘股市中的林书豪。首先,尽可能收集上市公司的所有相关数据,包括产业链数据、行业数据、财务数据、股东成分数据、价格数据、预期数据,等等;其次,使用计算机和数学工具,分析股票表现和各项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凭着掘地三尺的精神,穷尽数据和方法,终于找到那么几个可能预测股价走势的数学模型。

  而利用上述做法投资股票市场的实际上就是量化基金。近些年来,数量化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在金融市场。美国最出名的一只量化基金——大奖章基金,近20年的平均业绩甚至高出巴菲特。而在国内,今年以来,量化基金也表现抢眼,股票型基金的前10名就有3只量化产品。显示出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的巨大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对量化基金产品的表现给予更大的关注。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部有趣的电影:《点球成金》,该剧获得了2012年奥斯卡奖6项提名。其剧情大意是,美国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没钱买大牌球员,却依靠一位耶鲁数学系毕业生发明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较小的预算下,为各个位置配置了最适合的球员,最终赢得了当年的常规赛冠军。数据分析的魅力可见一斑。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21世纪什么最有价值?毫无疑问,我会回答:“数据分析!”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金融工程和风险控制部副总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