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度指标再抬高汽车业静候重组大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01:4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丁彬
政策层面频频吹风,让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预期再次升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而在今年2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提出要提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此次《规划》给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种种政策层面的表态,都预示着今年行业将再次开启重组兼并的大潮。不过,从以往的重组案例中可以看到,重组容易整合难,重组还是要有效地发挥市场之手,政府更多的只是协调,而不是拍板。
加速重组
按照《规划》的定义,所谓“集中度”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对我国布局散乱的汽车行业来说,产业的集中程度的提高不仅体现一个国家汽车行业的竞争能力,更是有效利用存量产能,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显示,2011年,国内有上汽、东风、一汽和长安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9%。中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0%,占有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中国目前有130多家整车制造商,前十大企业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之后,剩下的13%则是由其余120多家企业来竞争,市场过度分散,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重组势在必行。
201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车市连续十年25%的高速增长戛然而止,年增长率下跌至2.5%。同时,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十分突出。
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2015年的产能规划合计超过2100万辆,销量排名前12家企业的产能规划共计达到4040万辆。
而据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容量在2500万辆左右,与4000多万辆的产能规划相比,汽车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加大。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国内市场无法消化汽车的产能规模,而要想解决产能过剩的风险,必须政策导航。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这个指示,与今年“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去年出台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相互照应的,汽车整车已经从鼓励类行业中淡出,意味着汽车的产能已经趋于过剩,至少也是结构性过剩,所以才需“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车企兼并重组。
无论是从提高行业集中度,放大规模经济效应,还是盘活存量资产,重组都势在必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汽车50人论坛上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加速调整期,一些企业将会被淘汰和兼并。
同时,自去年开始我国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周期,今年车市依然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低迷态势,这让那些之前被行业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难以实现持续的发展。对于那些企业来说,引入实力强的重组方,无论对企业还是当地经济,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让市场主导
种种政策的导向,都已经表明重组不可阻挡。不过,重组能否顺利进行,重组后的整合能否推进下去,最关键是政府角色需要转变,将重组之手交给市场去决定,市场发挥重组的主导作用。
从以往重组经验来看,推进国内汽车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最大的障碍还在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难以平衡,缺乏并购重组的动力。中国汽车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其中又分为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体制成分复杂,涉及利益体方方面面。
另外,汽车工业作为产业之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与地方GDP和税收紧密相连,所以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企业被外部的企业兼并重组。
从2009年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到现在,行业发生了广汽重组长丰、广汽重组吉奥、长安重组昌河和哈飞等案例。
目前,在行业人士看来,广汽主导的两起重组案例,虽然有政府协调的因素在内,但都是属于市场主导,特别是后期的整合,较少有政府的痕迹。特别是对长丰汽车的重组整合,通过先后两次的重组,借助外资的力量彻底盘活了长丰汽车,充分利用了原有产能,整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的顺利。
但是,长安对昌河和哈飞的重组,虽然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重组成就了长安这个汽车集团的规模,使其跃居行业的第四位。但是,重叠的产品结构、复杂的企业利益关系加上不同的企业文化,让重组进行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在今年车市的艰难之中,相继出现了多起不和谐的事件,让整合蒙上了阴影。
或许是注意到之前重组案例中的一些不成功的地方,《规划》和以往鼓励重组的政策不同,虽然明确提出了行业集中度的目标,但是,这次不再规定重组的主体,将重组交给市场去决定。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职能将发生变化,由行政命令转变为宏观调控。
中国工业和信息部部长苗圩3月10日表示,兼并重组主要是企业行为,政府只是创造一些环境和条件,他说:“究竟哪个企业和哪个企业重组,这是企业的选择、市场的选择。”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政府的职能,将从过去的“拉郎配”,变为消除地区间政策障碍、清除当地不合理规定等宏观辅助性职能,为企业兼并重组扫清地方保护障碍。同时,政府还会对涉及具体重组行为过程中的地区与企业间的资产分配、股权收购、纳税等利益纠葛问题,出面进行平衡协调。
不过,虽然政策一再提倡,但是重组兼并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必然之路,但不见得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