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板设置“生死线”能否终结主板“不死”神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13:20 来源: 新闻晚报

  □新华社记者 潘清

  修订后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终于 “尘埃落定”。 23日创业板以一波大幅下挫,对骤然加大的退市风险作出反应。

  在为管理层着力净化创业板市场叫好的同时,中国股市投资者关注着,创业板设置的“生死线”能否触动主板,从而终结多年来扭曲后者定价功能的“不死”神话?

  “不死”神话扭曲定价功能

  优胜劣汰功能的“失灵”,绝非是创业板才有的痛。

  有数据显示,过去3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了13.08%。而A股市场诞生21年来,却鲜有上市公司退市。

  在新股快速扩容的同时,垃圾股“死不退市”俨然成为被默认的潜规则。此起彼伏的“重组游戏”屡屡推动绩差股股价一飞冲天。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的定价功能及价格信号无可避免地被严重扭曲。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所谓退市制度,其实就是股市的淘汰机制,这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主板市场虽然早已拥有自己的退市制度,但由于退市通道几乎被堵塞,这一制度长期处于“被退市”的状态。而在一些业界专家看来,现行主板退市制度之所以形同虚设,其致命弱点在于退市标准单一,且易人为操纵。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主板退市制度唯一可以量化的标准,就是“连续三年亏损”退市法则。由于这一法则所采用的净利润指标只是一个短期流量指标,很容易人为操纵,借助“报表重组”来规避几乎毫不费力。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二一二”报表重组法,即连续两年亏损后,接着整出一个年度的微利,然后再连续两年亏损,再整出一个年度的微利,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做到“死不退市”。

  事实上,现行主板退市制度存在的巨大漏洞,早已成为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层之间 “公开的秘密”。但在壳资源奇货可居的现状下,在市场规范与地方利益的不断博弈中,这个漏洞迟迟难获修补。

  在这一背景下高调亮相的创业板退市制度,也让投资者对于主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充满期待。

  多元化标准弥补制度缺陷

  值得庆幸的是,在管理层着手建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同时,主板退市制度的完善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创业板退市制度的设计思路,一定程度上也在为主板“铺路”。

  董登新表示,在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的规定中,将原“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改为“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为负”,以及“最近两年年末净资产为负则终止上市”。这是创业板退市制度最具威慑力的条款,也是“相对主板一个最大的进步”。

  在董登新看来,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最大创新在于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与IPO标准对称化。而这些正好是现行主板退市制度的最大空缺,也将是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的方向。

  多位专家呼吁,主板退市制度设计必须同样遵循“多元化”的标准体系,以财务类标准为主,以市场化标准及行政性标准为辅,并将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等指标纳入财务类退市标准之中,以此构建真正有效的淘汰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后,市场对于主板退市风险的警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扣除少数股东权益)为负。

  “这些长期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今年沦为1元股,甚至直接退市。这是2012年股民应该规避的最大风险。 ”董登新说。

  还投资者“干净市场”

  创业板退市制度已经出台,主板退市制度或接踵而至。而对于庞大的中小投资者群体而言,在设置“生死线”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能否实现对恶意违规者的严惩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恐怕是他们内心最迫切的疑问。

  在主板退市制度健全之前,对于长期无法提供回报的绩差股,投资者唯有“用脚投票”,其结果可能是令自己“很受伤”。随着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已经可以期待,严厉的“生死线”或将还他们一个“干净的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