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轮廓呼之欲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16:07 来源: 中国经营网要想真正建立健全立体的上市体系,还有更多细致的改革等待推动。
在中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绝非新鲜事。早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作为实践,2004年5月,中小板正式在深交所上市;5年后的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板。
不过,相比于成熟资本市场中立体的上市体系,中国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制度上还有许多不足。以美国为例,美国资本市场体系规模最大,体系最复杂也最合理,既有以纽交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也有以纳斯达克为核心的二板市场,还有遍布各地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市场及场外交易市场,不同市场间也存在一定的转板机制,可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盈利及不同风险公司的融资需求。相较之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则显得稚嫩了许多,不仅三板市场缺位,已存在的单个市场及市场间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近来证监会的作为让市场看到了曙光,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路径逐渐清晰。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为解决创业板退市这一自开板以来便不断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痼疾开了个好头。从退市规定来看,禁止借壳上市及追溯财务造假等打中了A股上市公司的七寸,也为新的退市制度从创业板发展到中小板及主板埋下了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的动作显然不止于此,近来频传的新三板风声似乎表明,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新三板场外交易市场也开闸渐近。3月底以来,王岐山副总理奔赴各地调研新三板,先在北京,后赴武汉,又到上海,这一系列迹象的共同指向是:决策层已将新三板事宜提上了日程。
要想真正建立健全立体的上市体系,还有更多细致的改革等待推动。4月21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主题演讲上表示,作为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应该在探索建立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的转板机制方面有所突破。她认为,要克服新股发行价格畸高的现象,就应该建立一个有深厚塔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且要在三级市场当中建立无缝对接的升板和降板机制,连接线便是做市商。
要想真正建立健全立体的上市体系,还有更多细致的改革等待推动。
吴晓灵建议,以目前各地的产权交易所为基础建立柜台交易市场,没有产权交易所的地方也可以组建地方柜台交易市场。能够参与这个市场的应该是合格的投资人,不需要任何人审批,只要有一个券商愿意为这个企业做市,股票就可以交易,界限就是不能超过200份。此外,她还建议把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扩大到200至10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只要有两个做市商愿意为企业做市,就应该允许交易。若这两个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节节上升,可进行升板,进入三板市场,满足更多条件后则可在创业板、中小板或者是主板上上市。相反,若主板市场上股票的交易价格与交易量持续走低,也应能退到下一个市场,形成上下浮动的机制。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吴晓灵女士的观点和建议可视为对证监会既有工作的重要补充,也对未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路径。我们相信,中国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轮廓已经呼之欲出。
文章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