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根治产能过剩要靠开放和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10:3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产能过剩是顽症,但按发改委现在的方式来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不行。

  产能过剩在中国并不是个新问题。2004年以来,抑制产能过剩就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自此以后,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政策出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需萎缩,国内巨大的产能更是无法消化。进入2012年,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水泥,还是属于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甚至一度被视为中国经济支柱的汽车行业,均出现“产能过剩”。据工信部数据,今年1至2月,全国粗钢产量达1.14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平板玻璃目前全行业库存已超过2707万重量箱。2013年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33亿吨,富余程度也将达到30.54%。烧碱、化纤、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生产也保持较高增速。据悉,多个部委近阶段将完善“组合政策”,突出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新老产能挂钩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近两年来,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文件接二连三的出台,但效果令人失望,发改委的调控行业名单却是越拉越长。

  产能过剩本身并不可怕,一定程度上的供过于求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表现。但在中国,产能过剩的根源并不在市场,而在于体制。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了大多数的投资。地方政府决策往往只看中央脸色,缺乏因地制宜的论证,企业基本上无法参与,常常因为“头脑一热”,几亿、几十亿的项目立刻大干快上,结果是大量资金投向“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三高一低”项目。现在的产能过剩大多数都是这种决策方式的结果。产能过剩的另一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相当一部分由国企垄断或国企主导,大型国企在信贷、土地、财政等多方面有诸多特权,资源配置的偏向使其有足够的力量扩大产能以提高政绩。而且,国企从决策到经营都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效率乏善可陈,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如此机制,产能过剩就是情理之中了。

  在我们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体制问题,就要从体制解决。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产能过剩是顽症,但按发改委现在的方式来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不行。

  首先,政府应该放权,完善市场经济,减少对微观经济领域的行政干预。一个地方发展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不要去硬性规划,把问题交给企业,让企业承担决策风险。政府应该成为协调者、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在资源上、法律上、政策上向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应该大幅开放市场。开放市场一方面是要对内开放,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市场准入限制,准许民营企业进入。只有开放的市场才能够实现自主调节,产能如果过剩,企业拿自己的钱去经营,自然会减产以保证利润,反之亦然。只要持续的开放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民营企业也不会一窝蜂式的投向某一产业,反而会有更多选择,理性判断,审视风险。开放市场的另一方面是对外投资开放,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这一点上政府和企业都要有国际化的大视野,从发达经济体到相对落后的非洲地区,都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对象。作为战略智库,安邦咨询早就呼吁推出中国版非洲“马歇尔计划”,安邦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综合利用金融实力和实业优势,推出十年4000亿美元的非洲开发计划,推动人民币和中国商品流向非洲,与此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厂。这将非常有效地缓解国内部分产业的投资过剩问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产能过剩是顽症,但按发改委现在的方式来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不行。只有从根源出发,一方面限制政府权力,一方面开放国内外市场,这才是治本之道。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