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范勇宏王亚伟或同“弃”华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10:10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基金界标杆性人物,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有消息称,王亚伟将去位于京城的、注册在某直辖市的一家基金公司担任总经理职位,也有消息称他将转投某产业基金,但均未得到确认。“去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就火。”兴业证券金融工程部负责人任瞳如是评价。

  记者亦独家获悉,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也将辞职,或将赴任初定5月下旬成立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这两位携手开创了公募基金业“华夏神话”的好兄弟,将先后挥别这家名列行业规模首位的基金公司。

  对于王亚伟的离职消息,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在给记者的回复中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如果有确切消息会及时告知。”这和此前针对历次传闻均表示“纯属谣传”的表态大不相同。

  而市场已经先行一步:敏感的资金早已经悄悄撤离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这只曾经堪称“最牛基金”的基金。

   巨额赎回——机构提前撤退?

  作为“带头大哥”的王亚伟一举一动都引起无数关注,部分资金已经对此做出反应,其管理的华夏大盘单季份额缩水高达25.69%。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近期披露的基金一季度报显示,一贯保持高度稳定的华夏大盘出现份额和规模双降的罕见局面,尤其是一季度遭遇巨额赎回,缩水比例高达25.69%,王亚伟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华夏策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市场开始出现关于王亚伟离职的猜测也由此而起。

  据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一季报显示,华夏大盘去年底份额为6.22亿份,截至今年一季末,总份额只剩4.62亿份,赎回份额高达1.599亿份,缩水比例达25.69%;华夏策略精选的规模从12.17亿份缩至11.59亿份,赎回量为5834.35万份。

  这并不寻常。此前数年的数据显示,自从2007年初暂停申购只能赎回之后,这只最牛基金就成为A股市场最为稀罕的品种,持有人惜售心态严重,历年赎回不过数百万份。仅在2007年中期和2008年中期出现过两次明显赎回,净赎回比例分别为8.3%和11.5%,此后规模一直稳定在6.3亿份左右。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意味着王亚伟离职的事情基本可以确定了。”德圣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王亚伟离职的消息,但是始终没有兑现,观察这次华夏基金的赎回情况,应该是确有其事。

  2011年的年报显示,华夏大盘的持有人结构中,机构投资者占据超过60%的份额,他们和华夏基金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此之高的赎回比例,显然和部分核心机构资金已经知悉变化并提前撤退密不可分。而关于王亚伟离职的消息,也一直在他们之中流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两只基金的业绩并不突出。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截至3月底,华夏大盘的业绩为0.66%,排在同类基金的第26位,而该类基金总数不过43只;同期华夏策略业绩1.99%,排在同类基金的第13名,尚属靠前。

  和王亚伟历年的业绩相比,这显然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业绩,但是仅仅如此,并不足以令王亚伟的粉丝们离场。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可能意味着近期操盘华夏大盘的已经并非王亚伟,而是另有其人。

  这并非妄加揣测,通过公布间隔并不算久的华夏大盘的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度报,可发现一些端倪。在年报中,王亚伟对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表示了担忧,他指出,“银行股的低估值短期来看仍具吸引力,但银行业整体的盈利增长已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未来盈利能力的下滑和资产质量的恶化难以避免。”

  而在随后的一季度报中,他又表示,“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比较突出,本基金将在控制组合整体风险的基础上,精选中长期投资品种。”这和年报中“创业板整体挤泡沫的过程尚未结束,但部分优质成长股的投资价值逐渐显现”的选股思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行业配置占比显示,华夏大盘对金融保险业的配置比例也从2011年底的6.70%提高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2.38%。

  此外,季报显示,华夏大盘精选在一季度逆市减仓,仓位从去年年末的85.78%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77.99%。华夏策略精选更是在一季度大幅减仓近10个百分点,其股票仓位从74.13%下降为64.25%,为成立以来的最低值。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公募一哥”急流勇退?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评价:没有华夏大盘的屹立不倒,就不会有华夏基金曾经2000多亿元的规模。

  范勇宏+王亚伟这个组合,几乎代表了市场对华夏基金的全部认识,二人的离开绝非小事。尽管华夏大盘数年来的神话还有很多迷雾有待揭开,但是王亚伟和范勇宏互相造就,互相依存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华夏大盘的屹立不倒,就不会有华夏基金曾经2000多亿元的规模。”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指出,抛开这只基金而言,华夏基金突出的基金并不多,所谓一美遮百丑,在华夏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王亚伟在证券市场从业多年,更是1998年范勇宏创立华夏基金的元老级人物。王亚伟真正为市场所关注始于2006年,借助股改产生的大牛市,当年他所管理的华夏大盘以154.49%的回报率排名当年基金第11位,此后的2007年,华夏大盘回报率一举跃居第一位,并且在其后的3年里,一直保持领先。“公募一哥”的传说就此确立。

  然而,围绕在王亚伟身上的谜团也随着他业绩的常青而更多。翻阅历年华夏大盘的重仓股就会发现,他的一些独门武器常常令人不解,比如他对乐凯胶片(600135.SH)的多年执著。尤其偏好重组股则是他的特色,比如在2010年四季度,王亚伟重仓押宝的重组股ST昌河(现名中航电子(600372.SH))和中航精机(002013.SZ)出现连续涨停,使得王亚伟的排名由数十名外迅速提升至前三位。

  而按照市场一般常识,押宝重组往往和内幕消息甚至内幕交易有关,所以王亚伟这一投资风格始终受到市场诟病,甚至引起过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对其有过详细的检查。

  “投资重组股是深刻认识到A股市场的特点的。买重组股和价值投资并不矛盾。”王亚伟曾经如此辩白。但是随着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严打升级,王亚伟持有的ST股也明显减少,根据2011年报,他持有的95只股票中仅有*ST太化(600281.SH)和ST张家界(现名张家界,000430.SZ)两只股票。

  或许是多年投资感到厌倦,或许是聚光灯下的压力太大,王亚伟离职之心其实早就有之。据悉,他在2010年就曾经提出过辞职,但是未能获得公司和监管部门的批准,当时的理由是“影响太大”。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王总在公司基本上就只管理他那两只基金,对于投研部门并不怎么关心,我们基本接触不到他。”华夏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是高管序列,但是王亚伟并无具体的分管部门,另一位副总刘文动负责公募的投研。2010年7月,王亚伟卸任华夏基金投委会主席一职,专注投资。

  然而,王亚伟急流勇退的背后是范勇宏的转身。证监会一位官员向记者确认,范勇宏将出任筹备中的中国基金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惺惺相惜的二人再次同进退。

  范勇宏的离职并不令人意外,早在中信证券入主期间,就有他和大股东不和的传闻,在他的强力主导下,原中信基金的投研人士也大多另寻出路。此外,范勇宏近年来始终在各个场合大力呼吁解决基金公司高管股权激励额问题,认为将解决个人和公司的长期利益共存问题。

  “这里面肯定有他自己的诉求,毋庸置疑。”一位北京的基金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中信证券入主华夏多年,但是始终难以全面掌控这家公司,和范勇宏的强势有很大关系,早就引起中信高层不满。

  而如今中信证券对于华夏基金的股权关系已经理顺,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正旺,分析人士认为,范勇宏选择此时离开的时机较为合适,而基金业协会也需要一位他这样有声望的人担当。

  据悉,华夏基金现任执行副总经理滕天鸣将接替范勇宏出任华夏基金总经理。“王亚伟去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就火。”任瞳如是评价。

   记者手记

  两个人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李辉

  失去了范勇宏和王亚伟的华夏基金还是不是华夏基金?这无疑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一般人的认识中,这两人几乎就是华夏基金的代表,是他们所认识的这家公募基金龙头的全部。

  一个是头牌基金经理、基金业最耀眼的明星,支撑着公司的门面,用骄人的业绩吸引无数投资者认购;一个是总经理,掌管着这家管理资产规模将近2000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规划、战略和内部各个部门的运作,把它从一家小基金公司打造成业内最强。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王亚伟和范勇宏的组合,几乎达到了现在基金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存在。王亚伟虽然神秘而不可触摸,却被很多人看做投资可以常青,基金可以创富的标杆,背后蕴含的是基金业作为资产管理者追求的存在价值。

  从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到华夏基金,王亚伟始终是范勇宏的追随者和忠实部下,一干就是十几年。随着范勇宏选择下一站,王亚伟也再次选择了跟随大哥的脚步,虽然去处并不一致。几次共同进退,凸显两人惺惺相惜之情。

  老范也是王亚伟的伯乐。“基金一哥”的骄人业绩虽然和王亚伟本人过人的投资天赋和勤奋分不开,却不能忽视整个华夏基金背后的支撑,这包括公司庞大的投研团队,上千亿元的资金规模,举足轻重的市场影响力等等。

  众所周知,王亚伟的投资风格凌厉,其对重组股的挖掘和偏爱更是令人赞叹。在泥沙俱下的资本市场,多少人凭借内幕交易一夜暴富,王亚伟对重组的精确发现,看上去同样也有很多漏洞。而这直到现在,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甚至诟病之处,监管部门也曾经进行过盘查。作为总经理的范勇宏,无疑替王亚伟扛下了不少来自各方的压力,并让他当上只管理自己的基金的副总经理,业内罕见。

  和嘉实的国际视野、易方达的积极进攻以及南方的投研变阵相比,作为华夏基金总经理的范勇宏,更多的以对基金行业制度的思考闻名于业内。在公开场合,他鲜少谈及具体问题,却直指制度上的弊端。

  “美国基金业为什么最发达?富达、Capital等基金公司为什么长盛不衰?根本原因是他们建立了先进、科学的基金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制度是核心,是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学到,或者还不具备条件。”在去年底的一篇文章中,范勇宏如此发问。

  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老范对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呼吁。他指出人才是一家基金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而要留住人并有好的业绩,就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基金经理、基金持有人与股东共担收益与风险的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

  范勇宏对制度的思考和变革的呼吁,源于对基金业瓶颈的深刻体会。自从2007年达到顶峰以来,基金业的规模始终在走下坡路,业绩更是不能令人满意。只有降低公募基金门槛,加快市场化进程,积极发展私募基金,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的基金治理制度,才是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号称“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或将卸任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并离开这家他工作了长达14年的公司。

  据悉,老范选择去基金业协会担任领导工作,从这个角度而言,也算顺理成章,可以延续他对基金业发展的思考,并且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对华夏基金而言,一下子失去了代言人和掌舵人,可谓损失巨大——王亚伟是华夏基金业绩和品质的保证,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曾为公司节省了无数广告费;失去了能够抗衡中信证券的范勇宏,股东的诉求直接摆到公司面前。可以预见,华夏基金管理层极有可能发生一场人事地震,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业绩、规模等负面结果,自然是投资者不愿见到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