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王明夫激辩民办教育资本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马可佳
“新东方现在一年要培育4000多个新老师,这个速度过于快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没有2~3年时间是不可能培育出来的。”
——俞敏洪
“资本巨头已经瞄上了教育行业的大蛋糕,他们的玩法就是收购、整合、拼报表、整价格链,所以在这个体系下,只有有竞争体量的民营企业才能占住码头,否则迟早会成为资本巨头的购买对象。”
——王明夫
“新东方现在一年要培育4000多个新老师,这个速度过于快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没有2~3年时间是不可能培育出来的。”
——俞敏洪
“资本巨头已经瞄上了教育行业的大蛋糕,他们的玩法就是收购、整合、拼报表、整价格链,所以在这个体系下,只有有竞争体量的民营企业才能占住码头,否则迟早会成为资本巨头的购买对象。”
——王明夫
21次掌声,一场关于民办教育是否需要资本市场参与的激烈辩论。
5月3日上午,北京辽宁大厦“第二届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上,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和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针尖对麦芒式的激辩精彩绝伦。
“资本市场做投资的都是铁血人物,比如一会上来发言的我的好朋友王明夫,一谈到投资赚钱就变了个人。作为民办教育机构,我们要警惕被资本洗牌。”俞敏洪谈到资本市场时的态度毫不客气。
王明夫则反驳称:“新东方账面上有7亿美元放在那里,俞敏洪不敢干(投资),因为他能力非常有局限,他能力就是办班。办班起家的人更大的机会看不见,要是我当校长早干了。”
两种思路的对峙
王明夫和俞敏洪,相交超过10年,一样的反应机敏,同样对于市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相似的个性让他们成为好友。然而在企业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两人则代表着当下中国企业家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俞敏洪在现场“吐槽”中,无不透露出对资本市场介入企业运作后的种种不满和担忧。而王明夫则更显得“赌性十足”,他认为企业应该快速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
教育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一面备受风投的热捧,一面资金形式呈现急功近利的特性。俞敏洪不止一次在公众面前透露出上市之悔:多年前,当他带领着一帮文人和他的新东方跨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这完成了一次开创中国的教育产业与靠增长数字说话的资本市场的初次对接。
然而教育产业本身的特性能否与资本完美对接,成为压在俞敏洪身上的一座大山。俞敏洪要避免让新东方触碰到政策的天花板,又要为满足投资人的增长要求而不遗余力地高速扩张。“新东方现在一年要培育4000多个新老师,这个速度过于快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没有2~3年时间是不可能培育出来的。”
俞敏洪说自己曾经想过要退市。但当初新东方进入资本市场是3元/股,如今28元/股,“我就算砸锅卖铁也买不回来。”俞敏洪心里没底,这并非是俞敏洪一个人要面临的难题,是整个产业,甚至整个国家都要翻越的大山。
而王明夫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在现场讲了教育行业发展的几种战略,包括根据地战略、养猪战略、整合战略、互联网战略、大花钱战略和首善战略。
在这些战略中,不无对资本的推崇。在王明夫看来,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巨头必然要走并购整合的资本之路。适者生存的发展壮大是企业唯一出路。王明夫举例说明,教育巨头英国培生2011年以18.67亿元的价格并购了环球雅思。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培生已经在中国布局多年,并购了多家本土企业。“资本巨头已经瞄上了教育行业的大蛋糕,他们的玩法就是收购、整合、拼报表、整价格链,所以在这个体系下,只有有竞争体量的民营企业才能占住码头,否则迟早会成为资本巨头的购买对象。”王明夫的想法也得到了部分企业家的赞同。
激辩背后的行业乱象
虽然王明夫和俞敏洪的言论针尖对麦芒。然而两人话语中,都透露出对中国民办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之忧。
俞敏洪的担忧不仅在于企业发展,更在于整个行业。他表示,民办教育行业要警惕四种洗牌,一种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洗牌,就是优胜劣汰;二是行业种种不规范和乱象导致政府洗牌;三是被资本洗牌,即在资本进入的道路上企业迷失了自己;四是被自己洗牌,即只为赚钱而进入教育行业,做企业就是为了卖企业。俞敏洪认为,这四种企业短视行为,将给行业带来种种困扰。
此外,目前行业内师资良莠不齐、教学品质不高、课程巧立名目、资金缺口等现象也让人担忧。
而王明夫在批评俞敏洪战略保守之余,更希望中国出现自己的行业巨头。他表示,中国的民办教育培训行业,整体状况小、散、乱、弱。行业集中度低信誉差,“小鬼”再多也撑不起民办教育的天来。
王明夫希望中国能尽快出现行业领袖,并认为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我希望教育行业也能出现马云、刘强东和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