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野村亚太及中东地区CEO菲利普·林奇:中国仍是投行沃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0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2012年,投资银行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疲软、监管机制日益加强等挑战,因而往新兴市场迁徙转移业务仍然是大多数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在全球战略中不可缺失的布局。相比以高盛、瑞银为代表的欧美系投行大跨步“跃进式”地进入中国,日本的野村控股始终坚持以稳健的姿态逐步发展,低调地寻求扩大业务的机会。近日,野村亚太及中东地区的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林奇(Philip Lynch)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毫不避讳,中国依然是增长机会最大的市场,对于投行来说吸引力极大。

  清晰的全资控股银行路径

  其实,早在2008年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的亚太、欧洲及中东业务之前,野村就已经在积极寻找适合野村的本土券商,不过当时尚未“真正落地”。

  直至今年2月野村获准收购通用电气金融(GE Capital Finance)旗下的通用电气金融财务(中国)有限公司,并希望凭借此次收购,未来有机会直接向中国客户销售人民币计价银行业产品。市场由此得到的信号是——野村同时在积极尝试拓展中国内地市场银行业务。

  “野村希望在中国市场的银行机构是100%全资控股,而不仅仅是合资。”林奇透露。现在野村正在把这家机构转制为银行并获得相关牌照。虽然具体进程将取决于监管层的批准和各项执行工作的推进速度,“我们希望一年后该银行可以开始运营,这是野村当前布局中国市场的重点项目之一。”他表示。

  很显然,野村非常重视在银行项目上的投入,将进入中国市场的银行路径制定得非常清晰。相比之下,公司证券业务在华的拓展则更为谨慎,目前尚无具备承销国内股票、债券的牌照。

  “野村希望在中国能够成立一家合资券商”,林奇表示,“无论是购买已经发展成熟的券商股权,或者和已经上市的券商成立合资公司,在这些合作模式中,野村均无法全资控股。”他承认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非常不同,更具有挑战性。

  投行业的“全球化竞争”

  暂时来说,当前野村在中国主要从事的无疑是离岸业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轰轰烈烈,而具有全球背景的国际投行之间的业务竞争异常激烈,想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能切实赚到钱更是难上加难。

  资料显示,2010至2011年间,野村在光明食品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食品Manassen Foods 75%股权、中石化收购APLING 15%股权、上汽认购通用汽车再上市1%股权、中投收购Pen West Energy等系列交易中担任中方财务顾问。

  “野村致力于帮助中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也加大力度促成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客户找到途径来中国投资。”菲利普·林奇说。野村更侧重为客户“量体裁衣”设计解决方案,曾经作为独家安排行和交易方,引进中东的机构投资者购买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行的H股。

  据悉,野村参与了海通证券和重庆农业商业银行在H股的IPO账簿管理,并希望继续为内地公司在香港的IPO上市提供融资服务。野村的其他业务还包括在国际主要证券交易所的IPO、股权募资、债券募资、帮助中国投资者投资国际金融衍生品等境外离岸业务。

  当提到投行在中国的情况时,林奇认为即使是全球十大顶尖投行,不管来自欧美还是亚洲,都习惯于在市场中处于领头羊地位,但必须承认中国不一样。鉴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版图中的重要性,相信主导本地市场的中国投行会快速崛起,对野村来说,对手是德资还是美资机构并不重要,这就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

  谈到当前如火如荼的中国经济金融改革,林奇认为:“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改革,并始终以稳健的方式逐步开放国内市场。”

  谈到近期中国在经济金融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进程,菲利普·林奇表示,希望看到中国证券市场可以进一步开放,使外资机构可以在中国拥有全资控股的券商公司,尽管预计这个改变并不会马上发生,野村也会面对现实继续努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