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汽油制约中国汽车技术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21:5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文/本报记者 雷海超
近日有报道称,江苏省太仓市数千辆汽车加油后出现异常,再度将汽油质量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实际上,“问题汽油”并非第一次出现,今年2月,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群发汽车“打火困难、怠速抖动、加油熄火”等异常现象,如此大面积的不同车型车辆“趴窝”,被疑与汽油质量有关。去年,浙江、湖南和海南等地也曾出现因油品质量导致的汽车故障问题。
不管这些“问题油”如何流入市场,但这些“问题油”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问题油”的频现严重制约了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在当前这个高油价时代,发动机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汽车的油耗,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发动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够发现每一次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对于油品质量的要求都更高,如果没有高品质油品的支持,发动机技术进步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中国频发的“汽油门”事件不仅在损伤着汽车本身,其所引发的影响更为严重。
在消费者选购汽车时,发动机的动力和油耗是要着重考虑的,动力强则更有驾驶乐趣,油耗低意味着平时能够更省钱,消费者总想两者兼得,在此前这是不可能的,随着发动机技术进步两者可以兼得。但这样的兼得是有条件的,使用这种发动机必须要使用高品质油品,如大众汽车的TSI发动机就要求95号以上汽油,如果汽油标号不够或者油品有问题,那么这种发动机的故障率就会很高。所以在不同地域的消费者购车时,不仅要考虑发动机的经济性,更多的还要考虑油品质量,毕竟技术水平较高的发动机维修成本也很高。在北京的有车一族会有这个体会,在驾车出京加油时,发动机运行会有所差异,车辆出现一些不适应状况,这是因为北京的油品质量要高于京外的油品。
这也就是,为何中国的合资车企引进一种国外市场畅销车型时要将发动机进行更换的原因,在国外油品质量较高,高技术水平的发动机运行故障率较低,如果将此发动机引进到中国,在油品质量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发动机故障率会上升,这不是每一个公司想要看到的,只好更换发动机来适应中国的油品环境。
反之亦然,在中国油品质量较低的环境下,车企在发展发动机技术时为了适应中国的油品环境,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会向适用性让步,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燃油直喷和涡轮增加等)因为对油品要求过高而放弃,一些技术开发也会因油品问题而被束之高阁。发动机技术本来就是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软肋,在中国如此油品质量下,节能减排的经济性发展上会被国外企业越拉越远。
不要让油品质量成为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桎梏,要让人们在享受驾乘乐趣与低油耗的同时,不再因“问题汽油”而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