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航母”宝沙001将赴南海 扩宽外海资源开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15:2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10日,中国首座自主研发的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勘探迈出实质性步伐,也成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具体举措。日前,3.2万吨级远洋加工船“海南宝沙001号”抵达海口港外锚地,它将与总载重吨位2万吨级的油船“海南宝沙021号”和两艘万吨级的冷藏运输船“海南宝沙011号”、“海南宝沙012号”组成最先进的渔业编队长期服务于海南,这个消息令人振奋,引人关注。
国内首艘“海上巨无霸”抵琼
“海南宝沙001号”远洋加工船,长达179.2米,有近10层楼高,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具有如此大吨位的综合鱼品生产加工作业线的渔船在国内还是首艘,目前,在全球也仅有4艘。
商报记者上船看到,这艘巨大的生产加工船上有4间工厂、14条生产线,船上各类作业工人、船员、管理人员等,最多时可载600人。
船主方并未对该船上的技术设施予以太多介绍,但据分析人士介绍,除了排水量大、生产先进、设施齐备以外,这类超级渔业综合船装备了先进的导航、雷达与通信设施。
海南率先打造“渔业航母”
与“海南宝沙001号”组成编队的还有一艘2万吨级负责能源补给的油船,和两艘万吨级的冷藏运输船,3艘国产的3000吨至5000吨补给保障船也将于近期抵达海口港。
按照“海南宝沙001号”船主方的规划,将协同300至500艘百吨级以上捕捞船组成第一批海上编队,趁西南季风的有利时机,规模化开发外海渔业资源。整个渔业编队实际上将捕捞、加工、冷藏与运输一条生产线全部拉通。
据海南宝沙渔业有限公司介绍,该海洋渔业生产船编队由海南宝沙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海南豪莱宝沙渔业船务有限公司(中外合作)、海南宝沙渔业补给保障有限公司与希腊艾斯迪士集团共同投资15亿元人民币组建。
记者注意到,海南宝沙渔业有限公司注册于2011年11月,是一个注册仅半年的企业,如此大手笔的确令坊间诸多遐想。而资讯中透露的涉渔相关投资基金的筹建也引发媒体关注。据介绍,该基金由海南省金融办审核并指导海南宝沙渔业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发起筹建,基金的目标是对海南省渔业、渔机、渔具、通讯、导航设施进行全面升级。
海南省完成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转型,打造“渔业航母”、提升渔业整体实力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打破外海资源“鞭长莫及”困境
调研发现,西、南、中沙海域有209万至370万吨的渔业资源,但实际年开采量仅为8.3万吨。而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绝大部分传统优质经济品种已难形成生产群体。渔船作业的渔场范围近年不断缩小,捕捞量逐年减少,海南人餐桌上的海鱼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有专家认为,“海南宝沙001号”的出现是大好事,南海开发首先应秉持“主权在我”的意识,多年来,菲律宾、越南等对中国在南海的渔业生产采取滋扰战术,使中国渔船在南沙安全作业的空间逐步缩小。
“渔业航母”既是外海资源开发的强大编队,也是中国南海战略上的“民间航母”,不仅可以加深、扩宽中国对自身海洋资源的开发,而且此举将促进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正如海南宝沙渔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所言——“撒主权网、捕爱国鱼”。
海上“巨无霸”
“海南宝沙001号”为远洋加工船,长179.2米,型宽28米,型深11.64米,满载吃水7.9米,由14条生产线、4间工厂组成,每天可加工处理220吨渔获物,包括生产各种鱼类罐头35万听,每天可腌制79200听鲱鱼罐头、可精包装60吨低温速冻鱼、可加工12-20吨鱼粉、6-10吨鱼子酱。运营时,满负荷可载600余人在船上生产、生活。还可与小渔船互补,收购鲜鱼进行加工,未来还将运用水上飞机保障联络运输。
同时,“海南宝沙001”号设有设施完备的小型医院,开设内科、外科、骨科、牙科、产科等诊疗科目,建有女宾诊疗室、男宾诊疗室、手术室、急救室、住院病房,甚至设有VIP病房。
海南渔业的现状与前景
目前,海南现有海洋生产渔船约2.65万多艘,海洋渔业生产人员25.5万多人,依赖海洋渔业生产生存的人口将近一百万。但是,海南现有渔业船只吨位偏小,其中不足30吨的小渔船占到了总渔船数的85%,普遍存在续航能力差、生产设备简陋、保鲜加工设备缺失、助渔导航通讯设施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导致海南省海洋渔业生产能力被挤压在近海,开拓外海捕捞空间已迫在眉睫。小渔船即便行驶到外海,也只能在礁盘附近捕捞名贵珍稀鱼类,造成了深海海域违法违禁事件屡次发生。
而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和规划预测,到2015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GDP)要达到1098亿元。其中,水产品总量要达到220万吨,渔业总产值500亿元。水产品出口量达25万吨,渔业创汇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