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奥:助推中国公用事业开放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20:3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GG

  在中国政府深化经济改革,水、电、天然气等公用事业逐渐走向开放的背后,是以新奥能源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试水公用事业领域,民企在政策与资源的夹缝中艰难求索,其成长路径也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曲折的历程。

  民企新奥试水公用事业

  在中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初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试水”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由于公用事业关系着百姓利益,这便要求政府要有较为完善监管机制;同时公用事业市场化也存在诸多风险,水电煤气更是涉及公共安全,这也要求涉足的企业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平和的心态。而对于企业自身,进入公用事业首先面临着诸如投资大,收益慢的市场风险,同时还面临着自然因素和政府、政策所造成的不可抗力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的政企合一,在经营机制上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在价格形成机制上是严格的计划控制。国家财政一直背负着补贴亏损的沉重包袱,且由于没有竞争压力,相关企业也没有提高效率的动力,服务更无从谈及。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政公用设施业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初步探索。改革所带来的竞争格局,有效改善了一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面临的尴尬困境。以新乡市为例,新乡市燃气总公司是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 2002年6月底企业改制前,该公司累计负债6851万元,正常供气无法维持,职工面临失业危险,3.6万户管道燃气用户面临断气。新奥以合资经营伙伴的身份入驻新乡,全员接收原新乡燃气总公司的409名员工,原公司资产及债务全部接收。新奥能源注入的1000万美元,使新乡全市的运营供气得以正常运转,扭转了以往城市燃气供应动辄捉襟见肘的局面。新公司合资后,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加上管理方法得当,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赢。

  市场化竞争机制下的多赢局面

  市场化下开放的竞争格局也使得公用事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涉足公共事业领域的民企为了能够与拥有资源政策优势的央企争辉,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苦练管理内功。以新奥为例,2005年新奥上马全面信息化项目,统一了分布于全国各地成员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在2008年湖南五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株洲新奥燃气公司服务的地区水停了,电停了,但天然气没有停。这便得益于新奥非管输天然气的运营能力和快速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市民的普遍赞誉。

  新奥的成长历程恰恰证明,优秀民企涉足公用事业领域,在优化政府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领先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