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传统企业借力电商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8:32 来源: 上海国资

  如果仅仅把电子商务看成对现有模式的替代,无疑会陷入汪洋大海。而如将其当成增量,或者一个新增的渠道,推进就容易得多

  文‖上海国资记者 刘晓翠

  4月24日,筹备时间超过一年的锦江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与其他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的纯电商网站相比,锦江电商平台优势在于依托锦江集团完整的旅游服务实体产业链,拥有强大的线下业务、品牌、渠道、顾客等多方面资源支持,电商平台是对现有业务模式的一个延伸。作为一次关键性的战略转型,电商的成败,或许将主导锦江国际的未来。

  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纷纷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谋求转型,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中最为典型的是苏宁电器。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苏宁就有了触“电”的想法。蛰伏数年之后,2010年2月正式上线的B2C网购平台“苏宁易购”一鸣惊人,当年销售额便达20亿元,2011年翻番增至59亿元,跻身于国内B2C行业前三位。在淘宝、京东商城等纯电商培育起来的市场上攻城掠地,显得野心勃勃。

  而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开始在中国布局电商平台,继去年入股1号店20%之后,2012年2月又斥资2.7亿美元将其股份扩展到51%。

  可相比之下,纯电商的发展更是速度惊人,并对传统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011年,淘宝商城销售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是2010年的3.5倍,逼近了沪上传统零售巨头百联集团1415亿元的年营业收入。

  在这个“顺我者昌”的大趋势中,传统企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企业除了“触网”转型迎接挑战,已别无他法。

  为何要做电商

  传统企业要不要发展电子商务?这个问题如果在两年前提出,或许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如今,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给出否定的答案。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金宇告诉《上海国资》,“从宏观来看,电子商务的出现是与经济发展的轨道相契合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兴渠道的快速发展;从微观来看,随着网民数量的大幅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网络消费已经开始展露锋芒,而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或将从根本改变商业的格局;从产业方面看,由于网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购物环境更加便捷。现在的大趋势是,消费潮流都在往线上走,传统企业现时进入应不算晚。”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3%。波士顿咨询在一份题为《中国数字化新世代3.0:未来的网络领军者》的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前后,中国或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近10%的零售销售将在网上进行。届时,中国的网络零售销售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以上。

  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最先感到威胁的是标准化产品的零售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是,京东商城和当当网的崛起,前者让苏宁和国美这两大传统家电零售商感到危机四伏,而后者则让全国不少实体书店纷纷倒闭。

  “图书、家电类等细分领域的偏标准化的产品,更容易搬到网上销售,对消费者来说更为方便,所以这些实体的零售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非标准化产品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一开始的冲击并不会很大。”兴业证券分析师项涛说。

  而实际上,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实体店早已度过了快速成长期,市场份额几乎已经排定。在这种情况下,几近白热化的竞争,从网下发展到网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五六年前,苏宁电器就开始筹划建设电商平台,而彼时正是京东商城飞速发展之时,已连续六年增长率超过200%,一跃成长为B2C领域的巨头。

  “卖同样的3C类产品,网络采购可以压缩中间环节,价格优势比较明显。而且近年来实体店的租金成本、人工成本都在上涨,苏宁不转型,只有死路一条。”市场人士评价道。在危机面前,苏宁被迫采取了线下、线上“双通道”战略。

  据4月26日苏宁电器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从2011年的10.54%大幅增长至13.93%。而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却同比下降7.24%。一季度新开连锁店26家,但调整和关闭的多达 35 家,预计二季度还将调整、关闭约50 家。而在2011年第一季度,其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则同比增长4.12%;新开连锁店44家,调整、关闭仅为7家。

  传统企业发力电商似乎有些迫于无奈,但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更多推动了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

  “你不要看锦江国际电商平台这么一个公司,投入资金不算太大,但对锦江集团来说完全是一个转型的抓手,一个战略的支撑点。”锦江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包磊告诉《上海国资》。

  在中国旅游产业规模猛增、在线旅游市场强势增长、网上旅游预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背景下,锦江国际原有资源比较分散,一直无法形成优势资源的产业联动,去突破发展的瓶颈。只有“系统对接之后才能实现产品对接、客户对接,如果板块分散在各个部门,怎么去做?”包磊如是表示,“如今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我们实现了实体与网络一体化联动的产业运营模式,集成了酒店、客运物流、旅行社等核心业务在旅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外贸企业东方国际集团的转型,亦是如此。

  面对国际经济剧烈动荡、外贸景气极度恶化的困难境况,转型之中的东方国际集团正在寻求内外贸并举突破。该集团董事长蔡鸿生坦承,外贸企业涉足内贸最大的短板,是销售终端的不足,与强大的内贸企业对手根本无法对垒,但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缩短了这一差距。“未来应对方向是建立销售网络,除了建设实体终端,我们更重视拓展网络销售平台。”

  为此,东方国际将投入2亿元,开发建设进口货品在线B2C、B2B平台。目前,其旗下拥有的自主品牌LILY、KOOL已经借助网络销售打开局面。“尽管目前销售数字不大,但是个方向,一旦成功就会形成几何级数的放大。”蔡鸿生说。

  据悉,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也将出资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公司将立足上海,主要依托集团旗下上海蔬菜集团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打造基于电子商务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质检、仓储、营销、配送于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平台,目前已在招兵买马。此外,上海老牌企业百联集团、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也正在谋求发展电商平台,实现集团的转型发展。

  传统企业“触网”上线,正在酝酿形成一波新的浪潮。

  触网优势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有一个著名论断:“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90%会成功,而单纯的电子商务公司只有10%的概率获得成功。”

  兴业证券分析师项涛告诉《上海国资》,“传统企业做电商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模实力。传统零售商与上游供应商具有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而且线下仓储和门店资源充沛,足以对物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提供支撑,这是纯电商无法企及的;二是品牌优势。传统企业发展了那么多年,品牌的美誉度是其无形的资产。”

  《上海国资》采访的多位电商高管亦均表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零售,只是渠道和使用的工具不同。传统企业在线下具有多年的从商经验积累,对零售的理解更为深刻。若能将资源一并整合起来,传统企业完全有可能在电子商务领域有一番作为。”

  苏宁电器共拥有连锁店1724家,2011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38.89亿元,营业利润64.44亿元。其网上商店苏宁易购尽管拥有独立的采购、运营、财务核算和市场推广体系。但据了解,苏宁易购在成立初期自主采购的数量并不多,大多由集团统一采购。依托线下合计近2000亿的采购规模,苏宁易购在3C家电领域比目前的主要电商企业拥有8%左右的采购价格优势。

  同时,其能够共享苏宁原有的服务基础设施,比如售后体系、大家电仓储配送体系等。在物流方面,则可共享全国100个左右的IDC配送中心和300个左右的中转点,干线部分的货物从中心仓发送到配送点,而最后一公里,则是将货物从苏宁配送点送到消费者手中。此外,母公司在资金流方面,亦给予了扶持。

  “苏宁易购相对于京东来说,更具有品牌优势,它能够利用苏宁电器与上游品牌商代理商的资源,取得采购上的价格优势;资金状况更比这些纯电子商务企业要好很多,因为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大量引入资本来快速把生意做大,而苏宁易购则没有这些后顾之忧。”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告诉《上海国资》。

  “苏宁电器门店多分布广,品种齐全,苏宁易购的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得天独厚,对用户的体验来说更具有优势。而京东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门店的支撑,自建物流的成本非常之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凌鸿教授认为。

  中粮集团亦是如此。由于母公司拥有完整的食品供应链,旗下的“我买网”一上线就为外界所看好。“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中粮集团的品牌支撑,能够确保线上商品的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中粮我买网华东区负责人高威娜说。目前中粮我买网已经成为中粮集团独立业务的第十大板块,并将从品牌商转型为渠道商。

  向“上”路径

  当然,除了拥有的优势以外,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比如如何探索向“线上”发展的路径,则是一个现实的共性问题。

  据《上海国资》观察,在传统企业向“线上”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决心和魄力,将决定企业“触网”的力度。

  “如果没有集团高层的支持和推动,我们是不会做的。”包磊直言。

  项涛也认为,领导的态度和远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做电商的成败,“这个决定很难下。”

  原因在于,做电子商务动辄上亿元,而目前并没有几家电商赚钱,其盈利前景似乎遥遥无期。

  “最近3到5年,我们都没有考虑盈利。电子商务如果我们不做,线上的企业也会往线下走,到时候再转就来不及了。我们现在主要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如果一开始就想着赚钱的话,是走不远的。”包磊说。

  易观国际的共同创始人杨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仅仅把电子商务看成对现有模式的替代,无疑会陷入汪洋大海。而如将其当成增量,或者一个新增的渠道,推进就容易得多。

  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B、B2C和C2C三种模式。“未来电子商务将是B2C的主场,其他两种形态仅作为客场,成为B2C的上游和下游产业。”艾瑞咨询认为。

  目前,在网络平台建设上,传统企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借助第三方平台,一个是自建。以锦江为例,在携程网等在线旅游网站占领线上渠道的时候,锦江酒店的线上预定业务,是通过线上旅游网站完成,而当锦江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时,便开始逐步转型自建线上平台。

  “对传统企业尤其是大型传统零售企业而言,第三方平台无法满足电商转型需要,而且企业对电商的控制力差,不容易发挥品牌优势。”市场人士表示。

  但是自建平台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从平台的搭建到产品的选择,再到销售或者服务流程的设计,以及管理方式,传统的企业都需要作出很大的调整,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调整。“实质上,这是一个功能的再造与技术运用的创新。”

  首先是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可以分开来看,分成电子和商务两部分,纯电商是先做电子,再经营商务,而传统企业是逆向的,先有了零售的经验,再去发展电子技术。凭借着对线下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了解,传统企业在商务方面是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能否转嫁到线上,还是个未知数,传统的营销手段不一定管用,而电子方面,则是传统企业先天的缺陷。”金宇认为。

  电子化的基础是技术,IT中心的建设是电子商务的基点。其承载着平台的搭建和维护,以及前端与后端的订单处理系统、仓储配送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数据分析等系统的对接。

  “要构建好的电商平台,首先是对网络这种新兴渠道的理解,需要与网络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是对数据挖掘能力的改善,这方面与传统的模式是很不一样的,最后是如何构建服务器的问题,涉及到技术的运用和对IT的投资。”金宇说。

  同样以锦江为例。锦江电商2011年1月12日由锦江国际集团直接投资一亿元成立,其后开发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于今年4月份正式运营前,仍然在对系统做优化和维护。硬件方面,锦江按照流量的5到10倍来购置设备,IT部门也成为锦江电商的核心部门之一,其中部分IT业务外包。

  锦江电商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按照集团级的数据仓库来建设的,集中储备各类交易数据、会员数据等;并且搭建锦江云平台,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的整合,大幅提高IT利用率、降低IT的重复投资,下一步,锦江电商还会进一步构建客户分析系统,最终实现完整的CRM应用。

  而这些年苏宁易购的平台建设,一直在做两件事情,即信息化和物流,其投资建设的SAP/ERP系统,让其线上销售和后台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未来的苏宁易购总部将承载全球智能管理、全球综合采购、开放平台运营、全国云数据运维、用户体验优化、物流控制、在线客服、电子商务人才孵化等八大运营职能。

  “好的电商平台是方便体验的网站和可靠的后台数据库体系相结合。只有构建可靠的支撑IT系统,才能发挥效率。”有关专业人士表示。

  搭建平台除了有形的技术,更大的核心还在于资源整合,与技术层面相比,资源的整合更具挑战性。

  锦江电商在这方面颇有经验。该公司以实体化的方式运作,打通集团旗下的六个事业部,包括酒店、旅游、客运物流、地产、实业和金融。整合先从会员开始,首先将分散在集团各企业的会员资源收拢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团会员体系,并将其数据纳入电商的平台,进行数据共享。然后实行整合营销,比如在锦江之星的会员中推销旅游产品、租车产品,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挖掘原有的客户需求,能够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改变原先按部就班的流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对管理层的智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首先要让市场来说话。我们与全球知名旅游点评网站到到网合作,通过客户在第三方网站做出的评价得到反馈,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改变,这样线下的企业就十分乐意接受了。”包磊说。

  另外,锦江国际电商平台通过增值服务打消线下企业的疑虑。“我们通过交叉营销和精准营销,给各个部门带来了客户流量的增加,从而使企业感到整合是有价值的。从目前来看,这个效果还不错,现在已经有交叉消费了。”

  搭建好基础平台之后,选择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放到网上,是另一个关键之举。是做“专卖店”还是“大卖场”,必须作出选择。

  中粮我买网上线初期,选择的是专卖店的形式,一来可以依托中粮集团完整的供应链和丰富的产品品类,二来可以依靠中粮的品牌迅速打开市场。但在平台越做越大之后,我买网开始向多品类拓展,不仅有中粮的产品,也有其他品牌的食品。而目前,中粮的产品仅占10%-15%。

  “运营过程中,消费者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希望买到更多除中粮以外的产品。于是,我们不断扩充其他品牌的产品,丰富消费者的选择。”高威娜告诉《上海国资》。

  采取同样策略的还有苏宁。目前,苏宁易购的线上平台不仅有家电类产品,也囊括了百货、图书等产品。

  对于锦江电商而言,尽管未来不排除做大卖场的可能,但目前还是依靠锦江旗下的产品展开服务。“我们的产品不是很多,但是用户粘度高,能够让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这是我们的优势。”包磊说。

  在销售或者服务流程上,传统消费模式是选购商品,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在虚拟的交易中,用户看不到真实的商品,因此在展示商品、设计交易流程、优化交易环境、收集用户反馈方面,企业都需要重新适应,注重细节,收集反馈,优化用户体验。

  支付结算方面,大多数企业都会提供包括货到付款、第三年方支付、网银等支付方式。百联电商和其他企业一样,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的支付方式。2011年,百联出资一亿元人民币开发第三方支付平台“安付宝”,并且获得了牌照。

  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物流或许是电子商务公司最为头痛的环节。对此,我买网的实践体验尤为深切。

  由于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冻鱼、冻肉、酸奶等冷鲜制品需要冷链物流来配送,建冷冻仓、购买冷链车都要耗费巨资。“同样的订单,成本支出要多三倍。”

  目前,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电子商务,尤其是冷链物流方面,而物流却是消费者体验中最直接的一环。在发展的初期,电子商务公司通常会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但是受制于物流成本的提升,以及服务质量的不可控,很多成熟的电商会选择自建物流。

  “自建可以将物流成本降低30%,但在短期内需要大量的投入。”高威娜说。目前我买网华北的冷链物流已经上线,位于昆山的仓储中心也处于投入阶段。

  据悉,百联集团也将物流作为其培育业务之一。

  最后是市场营销方面,这部分也是电子商务“烧钱”的主要方面。

  “线上的营销成本很高,而且方式与实体系统完全不同。实体店只要选址好,即便不做太大的宣传,总会有客流的,但是线上不一样,如果没有营销,就没人知道你的网店,自然不会产生流量。”百货业业内人士说。包括页面的设计风格、速度、信息的丰富程度,交互体验,交易流程的不断优化等等,这些细节都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所必不可少的。

  在处于新生阶段的电商探索创新之际,找到合适的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而市场化机制是其最佳路径。这方面,锦江国际集团赋予电商管理层相当大的自主权。目前公司有近百名员工,尽管是国有独资,但是其员工95%以上是自主招聘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化运作,也方便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

  “在电子商务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好的企业大都是全员持股。”金宇表示。

  转型的阵痛与纠结

  尽管传统企业拥有相当多的资源,但是线下的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转换为线上的优势,其中存在着利益博弈,亦是其转型的纠结与阵痛之所在。从目前情况来看,成功转型的企业尚屈指可数。

  众多纠结之中,线上线下的利益冲突问题,或许是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都无法回避的。

  “电子商务的崛起是破坏式的创新,消费者会有重叠的部分,必然会侵蚀实体的利益。”金宇表示。

  实体的资源固然能够为电商平台带来超大的后盾支持,但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如不处理好线上和线下利益冲突的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内耗”。

  这是传统零售渠道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对媒体坦诚,“在特定的时间,与苏宁实体店有些矛盾。这是当前培育苏宁易购的需要,长远来讲,线上线下会逐渐统一的。”

  百联对此也深有感触。百联电商成立之初以自营为主,先集中采购商品,用户下订单之后,直接由电商处发货;而集团旗下的实体店则大都以联营为主,如购物中心大都与厂家合作,通过返点方式联营。

  “如果是同样的商品,线上的采购环节比较少,成本可控,价格一般要比线下便宜,一旦线上展开大规模的促销,肯定会对线下造成很大影响。”内部人士表示。这也是百联迟迟未大力发展电商的重要因素。

  如何避免线上线下的竞争?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错位竞争的方式。百联集团旗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百联E城,选择线下百货店非主流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主要包括三类:3C类产品、酒以及黄金。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消费者同样想买3C类产品,为何不去京东或者苏宁易购买呢?

  “你不做,别人也会做,线上线下的问题是没办法完全回避的。对百联电商来说,其拥有发行的百联OK购物卡,可能是其主要竞争优势。”项涛认为。

  在金宇看来,这种差异化的战略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只有获得对市场的绝对控制力,才有可能突破瓶颈。“获得独特的资源、独家代理权,或者是在产品的丰富度上下功夫。”

  2009年,百联电商斥资两亿元,拿下《永恒之塔》绿卡的全国独家总代理权,或许正是出于此种考虑。

  像“内联升”这样的传统品牌商,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在避免线上冲击价格体系的时候,选择将线下买不到的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同时规定,同样的产品,经销商在网络销售的价格不低于门店。

  苏宁易购则通过扩大产品线来避免竞争。“由于面对的人群不同,传统业务和苏宁易购的产品定位会有差异,二者的发展方向不同。苏宁电器会推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电器服务;而苏宁易购将突破原有销售品类,向着综合类的电子商务商城发展,不仅有电器,也将有百货、虚拟商品和图书等商品。”苏宁易购市场部人士告诉《上海国资》。

  这种战略是否能成功,同样需要时间来证明。

  实务操作中,与利益冲突相关联的纠结,还有同一集团内不同体制的专业电商平台。

  目前,百联集团旗下就有三个电子商务平台——百联E城、百联股份网上商城和联华易购。百联E城由百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作,是百联集团直属的二级子公司,与百联购物是平级的,支付平台安付宝也设立在百联电商旗下。百联股份网上商城则是由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而2011年12月6日刚刚上线的联华易购又由联华超市持有,目前仍处于试运营期间。三个平台除了在支付方面共享外,各自独立运营。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将三个平台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未来三到五年,建成长三角具有一定市场地位优势的购物中心,成为综合性的平台。”内部人士透露。百联电商是由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好美家装潢建材有限公司等于2006年底共同投资5000万元成立的,为百联集团控股。至2010年9月,公司已增资至1.2亿元。

  但因涉及集团旗下超市、百货和物贸等各家上市公司的利益,其整合的难度可想而知。

  造成相互切割的,还有电商和实体。上述人士透露,尽管实体店也有部分自营业务,但目前百联电商的采购是基本独立的,供应商大都要自己去谈判。物流支撑方面,实体也没有给电商带来太多的优势。百联电商自己租仓库,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门店因为有营业时间的限制,而且存在利益冲突以及指标考核等问题,也无法给24小时服务的电商带来全方位的支持。

  据悉,百联电商一年投入额数千万元,交易规模达到35亿元,百联集团要求2015年集团电子商务实现交易规模100亿元。目前支付业务和网上购物业务构成百联电商的两大业务板块,网上购物占80%以上。而其支付业务是盈利的,为网购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撑,实现盈亏平衡。

  目前整个B2C市场还是处于培育期,盈利的不多,但是发展势头很猛。电子商务作为百联集团三大培育业务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应该能成为集团的重要业务之一。“经营和苏宁易购这种大规模的投入方式相比,我们认为传统企业需要不断积累电子商务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和购物体验,这样才能够在速度和成功率方面做到有效平衡。小步快走的方式更适合传统企业。”百联电商内部人士说。

  从目前来看,百联的战略重心主要还是在线下,从百货公司转型发展为体验式休闲购物中心,把商业地产和体验式消费做起来,传统领域也是有颇大发展空间的。

  对此,项涛分析认为,“电商对传统企业来说一定是重要的补充。目前,纯电商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形成跨区域电商版图,对专注于区域性的传统销售商来说,做电商的确比较吃力,影响力还难以辐射到全国,所以,一般传统企业不大可能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电子商务上。”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传统零售业态不会消失,而传统企业转型电商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相关组文:

  锦江国际:电商平台支撑集团转型

  打造食品领域电商王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