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PM 2.5发布何以总被“外行”抢风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新闻晨报》报道,日前,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开始发布上海PM 2.5(大气细颗粒物)数据。而其发布的数据与上海环保局发布的数据差异大,两者数据一度相差三倍。对此,上海环保部门回应称,监测结论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遵循的评价体系不同。

  PM 2.5数据的监测与发布的确应该是环保部门的专业与本行,领事馆实在是个“门外汉”,由领事馆来发布PM 2.5数据,更有不务正业,狗拿耗子之嫌。

  不过,说美国领事馆狗拿耗子,也有些冤枉,事实上,由于中国的环境问题,美国驻华外交官都可以享受到一项“环境补贴”。然而,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享受“环境补贴”待遇的驻华外交官们,自然会对环境影响有所担心,领事馆客串PM 2.5监测,不过是上述担忧情绪的体现而已。

  好在上海环保部门的表现相当大度,不仅没有直接质疑人家的专业资质,更没有无端怀疑人家的动机,而是连夜给出回应,称监测结论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遵循的评价体系不同。美领馆公布的数据是A Q I,即空气质量指数,监测的是PM 2.5值,而上海环保局公布的是A PI,是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二氧化硫、PM 10、氮氧化物。既然双方公布指标的监测对象根本不是一回事,拿这样两组数据作对照比较,自然难免鸡同鸭讲,不要说相差三倍,就算差上百倍,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不过笔者以为,从专业角度看,或许不应混淆“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但要让外行的公众区分出二者的差别,显然有些强人所难。不仅如此,官方公布的指标中,PM 2.5根本还没纳入,本该环保部门最有发言权的指标,却被“外行”的美领馆抢了先,因此而陷入舆情被动。事实上,关于PM 2.5的发布,上海方面其实并非没有条件,早在去年年底PM 2.5引发热议之时,便有消息称上海等城市早已将PM 2.5纳入监测,那么,为何一直在监测,却迟迟不公布?PM 2.5为何要搞得如此神秘?不公布究竟出于怎样的考量,又有何顾虑?更是不免惹人遐想。

  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第三方公布的数据,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环保部门而言,PM 2.5的发布屡屡被“外行”抢去先机,并陷入被动,显然不能全拿专业发布的审慎来说事儿,当环保监测本身的技术与监测门槛逐渐降低,作为环保专业部门如何维护自身的话语权以及公信力,如何更多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与互信,如何让信息发布更加公开透明快捷,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监测的专业性本身。

  最起码,PM 2.5的发布本不该总被“外行”的美领馆抢了风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