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凶猛回撤击破半年线2350点下方现买入良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9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黄婷
[ “下周的走势很关键。”廖黎辉说,这轮调整的幅度已经足够,上证指数2340点是一个关键的支撑点位,如果下周市场跌破这一关键点位的话,市场很可能溃败连连,而今年上半年的反弹行情也将宣告结束 ]
如同夏日里的天气,原本是一片艳阳高照,突然一片黑压压的云层袭来,暴雨洗刷。A股这两周来就持续遭遇到“暴雨”的洗礼,眼看反弹的成果又这么被侵蚀过半。
“本身只是一次技术性调整,但如果下周指数还不能企稳,今年上半年的反弹行情将会就此宣告结束。”深圳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说,下周的市场很关键。
外围股市拖累A股失守半年线
在经历了上周的调整之后,上周末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也未能止住A股继续下行的步伐。
本周A股继续下跌。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344.52点,本周累计下跌2.11%;深成指收于9903.09点,本周累计下跌3.02%。两市日均成交金额均小幅下降,沪市从上一周的945.5亿下降至802.6亿元;深市则从上一周的783.3亿下降至662.8亿元。
“破屋偏逢连夜雨。”廖黎辉说,A股此次调整原本只是反弹上来之后的一次正常的技术性调整,但在调整的过程中,受到欧洲局势的影响以及经济下行的担忧,市场的利好因素也被忽略,走出了下跌的趋势。
财通证券指出,本周希腊各政党未能组建联合政府后,将再次举行选举。希腊退出欧元区已不再是小概率事件。海外风险爆发将导致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最终结果将是美元走强、资金出逃至美元、黄金等避风港,同时导致无风险利率抬升,从而打击了资产价格。外围市场的动荡对国内市场形成较大的压力。
此外,中投天琪期货研究所则指出,在国内经济方面,4月经济数据显示三驾马车全面下行,尤其是以投资和企业利润下滑为甚,目前公布的宏观包括PMI指数、信贷、PPI以及进口等多个经济指标都在指向进一步放缓的方向,且下行幅度远超机构预期,而企业的利润和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大面积滑坡,国内经济继续疲弱。
“周五上证指数一举跌穿了半年线,形势不容乐观。”廖黎辉说。
下跌就是买入时机?
“下周的走势很关键。”廖黎辉说,这轮调整的幅度已经足够,上证指数2340点是一个关键的支撑点位,如果下周市场跌破这一关键点位的话,市场很可能溃败连连,而今年上半年的反弹行情也将宣告结束。
“如果下跌就此止步,6月份上证指数则还有望看到2600点以上。”廖黎辉说。
广东乾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辉则对记者表示,即便是周五大盘跌破了半年线,但这轮整体上看起来还是回调趋势,并不需要太过悲观。但是,由于短期内市场情绪仍然受到欧洲局势的影响,因此调整可能还会再持续,不过下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从中线的角度看,市场整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今年应该还是会走出一波震荡向上的中级行情,指数涨幅应该会达到30%以上。”何辉说。
何辉指出,首先,目前大盘整体估值不高,其中蓝筹股估值更低,4月底的数据,沪深300市盈率为11.21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与欧美成熟市场接近。其次,从基本面的情况看,我国4月PMI为53.3%,连升5月创13个月新高,显示“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体现,经济增长有企稳向好势头,硬着陆风险大幅降低。
何辉还表示,央行近期表示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已第二次下调)、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同时,近期增加QFII额度,包括此前的养老金入市,通过进一步引导及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力度,不仅可以改善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而且为证券市场带来持续增量资金。
“对我们而言,下跌反而是加仓的时机。”何辉表示,自己当前的仓位在六成附近,如果指数进一步下跌,还会进一步加大仓位的比例。
瑞安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志斌也表示并不担心短期市场的下跌。“2350点以下都是建仓加仓的好时机。”岳志斌说。
私募布局金融、消费
岳志斌表示,今年投资仍然要顺应大方向,他仍然看好券商、信托、金融租赁、典当、小额贷款等多个细分领域,以及国资背景下的低价重组预期股。
何辉则表示看好大消费板块。“三驾马车中,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投资和出口已然放缓,政府工作报告已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消费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何辉说,其中,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是政府长期鼓励发展的行业,在未来,政策红利会不断出来,特别是业绩较好的食品饮料、医药、旅游等子行业。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近期大盘的调整中也进行了调仓换股,他指出,目前市场流动性正逐步向好,且政策面支持股市向好,A股重心逐步抬高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接下来市场主线会再度回归到结构调整这一大方向中。他表示,新兴产业、大消费、产业升级、服务业等领域出现高成长企业的机会更大,而金融改革题材可能为今年可持续性的投资主题。
摄影记者/高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