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楼市吹大泡沫并非财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1: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有些哈佛博士、海归精英大呼‘中国楼市有泡沫’,我说中国楼市无泡沫。(即使有),钢做的泡沫,怎么可能打爆呢?应该另想办法。”

  “房地产的价值就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大仓库,原则上房地产的价格越高越好。楼价上涨并非全然都是泡沫,也有生产力上涨的作用使然。我并没有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如果并没有看到泡沫就拼命打压房地产市场是不明智的。”

  这是一位声誉显赫的经济学家近期关于中国楼市的观点。而与此同声相应的,有业内知名大佬称,从各地政府频繁推出的房地产救市政策看,房价下跌空间已经被封杀,而宏观经济的景气度持续下行,必须通过救楼市来拯救中国经济。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之后,一下子房价下跌了八成,对日本经济带来的沉重影响,“至今仍未复苏”。他甚至认为,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伤及整体经济,必须纠正。

  与学界名流、业界大佬相呼应的,是各地政府的新招迭出的救市举措。月初,扬州出台的一项针对成品房千分之六的补贴问题,就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地楼市引发了一场死水微澜。但扬州方面避谈救市,坚称此举旨在引导“绿色节能建筑”,但“噱头”新政激活市场的动因是存在的,当地房产局负责人一语道破,“目前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来申请,市场上也没有一套符合补贴政策的房源。”地税部门表示,楼市下行而刚性支出不减,地方已经不堪重负,但对外咬死只是“政策引导”。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扬州市商品住宅库存量高达160万平方米,按目前的消化进度,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去库存化。在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景气每况愈下之际出台的“新政”,不管其如何解释,难免会瓜田李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扬州的举动与此前鄂尔多斯、佛山、芜湖版的救市之举同出一辙。

  楼市降温,土地流标,地王消失,让一度流金淌银的地方土地财政陷入困境。扬州版“救市”当然亦非孤立的个案,在楼市降温过程中,唇齿相依的地方政府“做梦都想把市场拉起来”。长期以来,高房价、高地价所形成的“强大的房地产势力”利益链条中,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利益链条,是每一轮救市的急先锋。一段时间以来,从鄂尔多斯、佛山、芜湖再到眼下的扬州,面对中央一再强调的坚持房地产调控的正确方向不动摇,但地方政府不断“放气球”,出招给力,推出“免税、补钱、送户口”的所谓新政,试探中央的决心和底线。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没有一个地方承认是“对抗性救市”,而都是打着“以引导合理住房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刚需名义进行的。一时间,刚需成为“救市”的主打牌,媒体一窝蜂跟进“捍卫刚需”,一度“言必称刚需”。扬州市此番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去年初上级部门关于推进成品房开发的实施意见。但个中瓜田李下,自不待言。

  一些地方在上下其手,以引导释放各种“刚需”的名义在不停地“放风筝”,“放气球”,探测风向,盼政策“转向”的同时,还不断邀约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利用他们的话语体系,寻志同道合者聚首甚至上书,增强话语权。如此举动,中外皆然,次贷危机后,奥巴马发誓要对华尔街“进行彻底的改革”,美国国会通过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此前一度说客盈门,奥巴马说,“……当然,我肯定,一些说客是代表金融业的利益,因为有人花钱请他们做这些事。”

  金融业如此,地产业亦然。马克思说过:“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着上绞架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开发商“因为有钱”敢于践踏法律,操纵媒体,搞定官员,其“控盘能力”让人惊叹,在调控与反调控的复杂博弈中,如果任由他们胡论瞎侃,为所欲为而“不管身后洪水滔天”,那最终受到重创的将是中国经济。

  吹大的房地产泡沫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灾难。一位作家说过,深刻影响现实的,是离现实最近的历史。发达经济体房地产泡沫破灭是一面镜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镜鉴意义在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用中国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十年涨了十倍的中国房地产,不是没有泡沫,而正处于一场超级泡沫大爆炸的前夜,系统性风险日益深化,房地产的过度泡沫化威胁着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如果因为耐不住调控和转型的阵痛,政策暧昧摇摆,任由地产泡沫再度发酵,无限膨胀的地产泡沫必然走向破灭和崩溃。调控的深入持久,就像在鼓胀得要爆炸的肚皮上扎几个小针眼泄气,说不痛是不可能的,但却是救命所必需的。

  保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必须对地方以各种理由推出的不识时务的反调控“新政”进行果断干预,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利用有利时机,在土地、财税政策、信贷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制订标本兼治的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治市之道,加快物业税扩大试点范畴,以健康的市场机制替代行政管制的限购之手,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