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自主存亡之综述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5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何勇

  量、利齐降 自主品牌集体疲弱

  离今年上半年结束还仅剩一个月的时间,一份份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正在不断显示出汽车自主品牌的惨淡与不安。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高达5.2%,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

  这还不是全部。今年一季度,在17家重点上市汽车集团中,受自主品牌车型表现拖累,有将近8成的上市汽车企业利润出现了下滑。

  自主品牌持续一年多的越来越严重的业绩下滑表现,让业内人士惊呼“自主品牌的冬天真的来了”。

  量、利双降

  相比于在销量方面的巨大降幅,自主品牌盈利方面的弱势表现似乎更为刺眼。

  据中汽协方面透露的信息显示,在中汽协重点跟踪的17家中国重点汽车企业(集团)中,只有4家企业利润总额高于去年同期,11家企业低于去年同期,两家企业亏损,业绩下滑和亏损的企业占了76.5%。

  根据东风汽车(600006.SH)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东风汽车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8%,实现净利润53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2.03%。长安汽车(000625.SZ)一季度营收为75.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61%,净利润只有1.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暴跌79.73%。“目前,东风、长安以及广汽等上市企业,主要资产就是自主品牌以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因此,他们业绩的下滑其实也就是自主品牌表现的下滑。”东北证券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此外,尽管一汽集团尚未整体上市,但从其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一汽轿车(000800.SZ)和一汽夏利(000927.SZ)发布的业绩来看,一汽轿车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1086万元的亏损;一汽夏利的营业总收入只有2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49%。

  除上市汽车集团外,其他自主品牌上市企业的表现也极为惨淡。

  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600418.SH)净利润只有1.03亿元,同比减少69.40%;比亚迪(002594.SZ)的净利润只有2700万元,同比下降89.86%;海马汽车(000572.SZ)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降低达74.09%。

  盈利表现的羸弱背后,显然是具体销量的萎缩。一汽集团一位高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汽轿车的亏损主要来自其旗下奔腾车型销售的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奔腾销量只有2.1万辆,而在去年同期,奔腾销量为3.75万辆。同时,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的相对增加,最终导致一汽轿车出现严重亏损。”该高层人士表示。

  处境堪忧

  “从销量和盈利表现看,自主品牌们现在的处境是历史上最严峻的。”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自主品牌目前正呈现出全线失守的状态。”

  贾新光认为,所谓“失守”,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外资品牌或者说汽车合资企业的不断挤压。与自主品牌持续走低相对应的是,今年前4个月,外资品牌乘用车系列里,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为正增长,以上5个系别的销量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9.0%,其中韩系和德系增长较快,均超过10%,德系的增长幅度甚至达16.2%,远高于其他系别的增幅。

  而在外资品牌增长率不断攀升的同时,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显然正一步步遭到蚕食。从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了10.7%。

  一位自主品牌车企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陈,自主品牌现在确实面临着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而自从去年以来很多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取消、外资品牌车型价格和渠道不断下探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推出等因素,都是导致自主品牌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随着外资品牌不断在中国推出低排量和低价格的车型,相关细分市场里自主品牌的处境越来越艰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1.6升排量及以下的轿车销量为62.56万辆,同比增长了12.6%;1.6升排量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占轿车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为70.3%,环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但自主品牌车型在这一细分市场的表现却并不合拍:4月份,自主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环比下降了5.5%,同比增长幅度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般来说,小排量车市场是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市场,但目前,自主品牌的表现却呈现出反向发展趋势。”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不无忧虑地表示,“自主品牌在品牌和技术上本来就处于下风,再加上市场空间越来越受限,可以说,目前自主品牌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

  何以反击?

  “事实上,从去年的情况看,自主品牌的经营已经很困难了,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成销量目标,而且还有很多企业都是负增长的,这是多年未有过的现象。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自主品牌今年的处境要比去年还困难。”全国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向记者表示,“自主品牌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反击,再不为所动的话,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实际上,面对市场压力,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已开始发力,今年以来不少自主品牌企业都陆续推出了高端车型,包括一汽的红旗H7、上汽集团的荣威950以及东风集团的A60等,以求在外资品牌不断下压的同时,去抢占原本主要属于外资品牌的市场。

  “实际上,在一个月前北京国际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的120辆车中,自主品牌的首发车就占了84辆,自主品牌不仅有整车参展,更有先进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展示,这说明相关车企的研发实力、技术质量和品牌形象都有了一个提高,接下来就要看自主品牌企业如何实施其高端战略。”饶达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自主品牌的品牌地位和技术实力,做高端车型还为时尚早,单纯拉高价格的做法,显然无法吸引消费者为此类车型买单。对此,汽车业知名分析师张志勇则建议,在自主品牌实施高端战略时,要合理分配精力,切忌押宝式发展,“此外,对于二三线及以下的传统优势市场,自主品牌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加大扩展力度,因为这些城市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此外,饶达认为,自主品牌只解决产品结构及渠道布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人员总和已经超过6万人,是合资企业的3倍多。自主品牌企业研发经费总和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达到4%的水平,而合资企业研发经费加上技术引进费的总和,占主营业务收入还不到1.3%。所以说,自主品牌还是有反击机会的。”饶达表示,“但有一点不能回避的是,目前自主品牌企业都是在单兵作战,缺乏联动,很多研发成果是重复性的而且是低水平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