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先加强商业文化信用建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54 来源: 中国经营报刘晓午
金融业怎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是一个从全世界来说都很长久的问题,也不可能马上解决,涉及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客观规律,中小企业有它的客观规律。金融机构也有它的客观规律,它们怎么样为企业服务?另外,从体制机制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现在的金融体制或机制,它本质上是设计用来服务于那些信用比较好的企业的。
银行本质上第一个要素就是投出去要安全。第二个要有盈利。某种程度上安全比盈利更重要,特别是国有型金融机构,更考虑安全,第二考虑盈利。
问题是,中国是一个信用资本比较弱的国家,大家信用关系比较松散。它的经济体制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信贷关系通过家族,或者朋友、亲戚这种关系来融资。第二个特点是国有企业,国家更多来参与经济活动。
金融租赁公司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可行的,它可以提升企业技术设备水平、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使得企业资产更加轻型化。但我们的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的时候,永远有一个纠结,想支持中小企业,哪怕不怎么挣钱,不像给大企业贷款那样挣很多钱,对你至少得安全,至少别人贷了以后别跑了,所以金融机构要设置很强硬的制度。
结论是什么?如果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制度建设的过程和商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至少需要涉及我们怎么研究中国目前这种商业信用基础,或者讲社会资本,这个状况下你设计什么样的制度能够真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商业文化信用建设,让我们更多的企业能够提高它的社会信用度,或者我们用一个办法在很多中小企业里面真正筛选出信用度比较高的,然后设计出为他们服务的制度。
市场经济的建设本身是一个体制机制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我相信经过我们30年、5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也可以逐渐成为信用度比较高的企业群体。
改革当然应该推进,特别是如何更好地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服务的金融机制和体制,能有更好的金融产品,面对中国中小企业现状建立为其服务的体制。
本文为本报记者刘晓午根据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的采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