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存亡之企业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54 来源: 中国经营报周远征
撤销高端事业部 徐留平收敛“长安系”
一向以激进面貌示人的长安以及长安董事长徐留平,已经在悄悄地收敛步伐。
过去两年来一直高调宣称要迅速推出高端轿车品牌的长安,最近突然踩了一脚刹车——日前,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长安内部独家获悉,长安汽车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已经撤销,长安将暂缓其在高端车型上的发展速度。
“长安汽车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调整。”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对记者表示,“现在来看,自主品牌做高端更多的是烧钱,而不是赚钱。现在做高端轿车,需要企业各方面条件都要跟得上,长安这两年步伐太快了,需要静下心来稳扎稳打。”
高端战略延后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日,在长安汽车一次内部会议上,长安汽车副总裁任强在讲话中首次公布了撤销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的信息。随后,长安汽车新闻发言人江爱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说:“从高端轿车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来看,做高端品牌只能一步步走,我们现在对于相关事业部的调整,也是慎重起见的决定,长安将在中级、中高级车上做好之后再做高端品牌。”
其实,对于发展高端轿车,长安汽车一度显得异常“狂热”。2010年11月,长安汽车在北京“水立方”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会上,长安汽车推出了新品牌体系的四大标识:企业品牌标识、乘用车标识、商用车标识和公益品牌标。在乘用车标识方面,尹家绪时代(长安原董事长,2007年由徐留平接任)推出的“盾形标”被全新的“V”标所替代。此次新标识的发布,被业内人士视为长安汽车为高端品牌铺路的重要举措之一。果不其然,几个月之后,长安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正式成立,并由长安汽车原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谢世康出任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长安汽车高端轿车事业部成立之后,曾透露准备将高端轿车品牌在2011年底前发布,而其生产的车型也准备在长安汽车北京生产基地投产。谢世康曾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表示:“长安汽车的北京生产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在2012年4月,我们便会正式投产第一款高端车型,首批产量在1万辆左右。”
然而,长安汽车的时间表并没有能够实现,长安也并未发布高端品牌名称,直到现在,高端轿车事业部被正式取消。不过,长安并未完全放弃做高端品牌车型。据在近日出席重庆“渝洽会”的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透露:“长安的首款高端车型正在研发中,价格会在20万元以上,享有专属标识,预计在两年后推出。”
市场机会不明
“这两年长安有些找不到方向了。”对于长安撤销高端轿车事业部的做法,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表示:“四面出击,可能一无所获,因此,长安放缓发展高端品牌的做法是正确的。”
2010年11月,徐留平在“水立方”信心满满地发布品牌战略时,显然并没有意识到汽车业的大调整即将来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产销增长0.84%和2.45%,比2010年回落31.60个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今年前4个月,汽车业整体产销量以及自主品牌销量也均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
长安也在这轮调整中遭遇了重创。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2011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8亿元,同比下降52.44%;累计完成产销169.82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13%和10.62%。而在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58.33万辆,同比下滑了13.3%。
面临窘境,长安汽车需要重新觅路。“撤销高端事业部的做法是迫不得已。”长安汽车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去年以来,长安业绩滑坡很厉害,现在需要集中力量,在中级车上取得突破,而不是去发展难度较大的高级车。”其实,今年以来长安高层在各种场合上都显示出一种反思的态度,而在行动上,长安汽车最近已经推出了逸动等车型,力图通过在中级车市场上的举动进一步打开局面。
实际上,位居中国汽车前四强的长安汽车被迫延缓高端品牌计划,已经折射出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迈向高端的整体困境。“自主品牌做高端,首先必须要有真正的高端车平台,而在这一方面,很多自主品牌企业都是缺失的。”贾新光表示,“此外,自主品牌还必须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等方面的条件。从现在的情况看,自主品牌做高端的时机显然并不成熟,‘霸王硬上弓’的做法,很容易引发原有业务和新增业务的两败俱伤。”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表示:“现在自主品牌在部分车型的某些单项技术上可以追上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整体研发、系统配套上还比较落后。这些都是影响自主品牌将高端车型做好的因素。”他同时也认为,建立高端品牌需要充分的时间,“这大概需要5年左右时间,用户在升级换代时自然会想到你。”
从长安的例子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在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面前,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此前的不足并准备加以改变。刘峰表示:“中国车企应该学习大众。大众公司从经济型轿车起家,用了几十年时间才逐步形成了低、中、高的产品结构,自主品牌在当前应该更专注做好A级和B级车,逐步向高端跨越,而不是急躁地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