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磊:国产片内容危机已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55 来源: 中国经营报齐洁
从“狼来了”到“狼真的来了”,当代中国电影业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似乎一直生存在一种体制挤压与外来侵入的焦虑与困惑之中。
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大片”营收都在中国轻松过亿,面对这种情形,中国电影人经历了一个从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到逐渐了解、有所作为的阶段。不过,热钱容易催生产业的浮躁,面对好莱坞猛兽的来袭,国产影片能否褪掉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专注于提高影片内容?就以上问题,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中磊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经营报》: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让很多人预言国产电影将迎来爆发季,但是从2011到现在,很多人感觉市场逐渐冷下来,你怎么看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
王中磊:从产业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市场还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阶段,而且亮点频现,比如有更多好的国产影片出现,电影院线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理性竞争,有关票价、放映发行、贴片广告、预告片制作的讨论也更加成熟。
相比整个电影市场,国产片的市场的确萎缩了,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四月份期间,表现非常明显。
萎缩的原因还是内容本身的问题。很多国产片制作简单粗暴,利用市场的爆发期获得短暂效应,但长此以往,容易使观众疏离国产市场。总体来看,现在国产影片制作规格和精细度已经远远优于以前,但是现在的观众具有世界性的欣赏眼光,好莱坞的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也正在快速稳定的发展。国产电影虽然加强了投资和技术的部分,但却忽视了内容,这就造成了所谓的烂片。
《中国经营报》:目前,整个电影行业的投资很活跃,这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中磊:我认为负面作用更大,表面上看在娱乐行业热钱很多。但游资对实质性的投入却非常小,虽然有大概100多亿元游资,但是这两年真正会进入电影投资的游资不会超过六亿,这其实是很小的一个数字,目前只不过是表面繁荣。而且,很多热钱并不容易拿到,投资者的决策比电影公司还理性。随着今年国产片的表现乏力,进口片市场份额的增加,我个人认为,2013年~2014年,国产片的数量会锐减,可能一年只能拍200部。但国产电影还是有它的空间,关键在于电影制作方是否对市场有了解,以及是否做好了内功。
《中国经营报》: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双方还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悉,这一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这将会对国产电影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中磊:会带来破坏性的打击。但是从华谊角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这将会令国产片投放不再随意,反而在肃清环境、将不理智的热钱吓跑。
大家不用特别慌张,市场放开之后受到冲击的不仅有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最初放开时都感觉是毁坏性打击,但现在这些地方的电影质量在不断提升,因为本地电影更符合本地的文化习惯。
另外,希望政府在减少电影创作束缚上给予支持。在任何本土强大的电影市场中,最优秀的电影都选材于当代,然而,这些当代题材恰巧是我们被束缚最深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