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河北保定油条哥走红背后 诚信经营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良性共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7 23:09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河北保定报道

   在河北保定,有这样一家油条店铺,尽管每斤的售价比市场价高出一元左右,但每天前来买油条的人还是排起长队,并且每人限购一斤。这并非因为这家的油条炸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个摊点明确表明不使用复炸油。这家店铺的老板就是最近红遍网络的“油条哥”刘洪安。

   26日,经济导报记者在其店铺前就此采访了刘洪安。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并不值得炫耀。导报记者了解到,在刘洪安承诺不使用复炸油后,虽然成本明显上涨,但他的收入却大幅提高了,诚信体现出了可贵的市场价值。而在刘洪安背后,保定市已有早摊点在复制“油条哥”的诚信模式,这一微小的变化能否演变成社会洪流,值得期待。

  疯狂的油条

   26日早上5点半,导报记者来到位于保定市银杏路刘洪安的店铺前时,“油条哥”刘洪安与家人正在操作间内忙活着,此时已经有十几个当地市民在排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几个大字,在其店门口的招牌上十分醒目。

   导报记者注意到,为了证明自己的油是新油,在临近油锅的窗户上刘洪安还粘贴了一张明白纸,告诉市民用肉眼辨认油质的方法。其在油锅边上还放了一把“验油勺”,供顾客随时检验油质。不时有刚到的顾客先是用“验油勺”从油锅中舀起一勺油,闻一闻、看一看,放下勺子后什么话都不说,直接走到队伍后面排起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到了7点10分,已经有40多人在排队等待购买油条。20分钟后,队伍排出去的更长了,不少人翘首看着队伍的前面,此时刘洪安安排专人提前发号收钱,到时候可以直接凭号领取油条。导报记者注意到,此时最后一名排队市民手中的号码已经是80号。

   8点多,刘洪安的家人劝刚来的市民不要排队了。“不好意思了,没有面了,即使排队也买不到了,改天吧。”

  收入明显提高

   9点多,刘洪安走出操作间,坐在门口前的桌子旁喝起了早上的第一杯水。

   “做吃的东西,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对得起社会。眼下有些人经营黑心食品,自己做的东西自己和家人都不敢吃,而是到别的摊上去吃,对此我很是不理解,我们全家都吃这里的东西。”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刘洪安说。

   聊了一会儿后,刘洪安站起来重新回到操作间,将锅里相对清一点的油慢慢撇到一个小盆里,然后将炸锅里的剩渣油倒入一个桶中,再将桶中的渣油倒入一个写有“废弃食用油严禁食用”的大桶中。“这是一家环保公司送过来的桶,每隔2-3天他们就会上门回收做环保处理。”

   “每天都使用新油,成本大幅上升,你还能挣钱吗?”对于导报记者的疑问,刘洪安笑着说,“不瞒你说,非但能挣钱,而且挣得比以前还多了不少。”

   刘洪安掰着手指头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所用的油是一级大豆油,每斤的价格是5.05元,以前使用复炸油,每天需要用20斤油,卖80斤油条,销售价格只有4元一斤,成本在216元左右(101元的油钱,65元的面粉外加上50元的其他费用),而80斤油条的收入则是320元,这样算下来,其利润只有104元。在承诺不使用复炸油后,油条售价提高到每斤5元,销量增加到110斤,销售收入达到550元。“卖110斤油条将使用28斤油,价值141元,面粉差不多用98元钱,再加上其他费用60元钱,总成本为299元左右,这样算下来,纯收入达到了251元。”收入增长让刘洪安笑了起来。

  触痛道德底线

   距离刘洪安的摊位不远就是康泰街,在该街南北两头各有一家炸油条的小摊,与刘洪安的摊铺只有5分钟的步行距离。不过,导报记者在这两家看到的却是一番冷清的景象,不要说排队,就是来买油条的人都很少,炸油条的老板懒散地站在案板前。在导报记者观察的半个小时内,只有两个客人购买油条,分别买了1块钱和2块钱的,买完后他们便骑上车走了,可以猜测出这两个人都是匆忙的上班族。

   “生意不太好,客源都让‘油条哥’抢走了。”一家名为黄鹤楼包子铺的老板孙亚楠说。“纠结中,不知该不该继续炸油条了。”孙亚楠解释说,如果继续炸,客源不多,经常会剩下面;如果跟风换油继续炸油条,销量上不去,那就赔钱。而另外一家炸油条的摊主则表示,将继续按照现在的方法经营下去。“市场这么大,他(刘洪安)都能占了?毕竟他还有卖完的时候,也有人不喜欢排那么长时间的队,那样我还是有市场的。”

   在保定市莲池南大街,导报记者找到了另外一家炸油条的摊点,这里虽然没有和刘洪安处那样排长队,但同样比较红火。“我们现在在向‘油条哥’学习,承诺不使用复炸油。”摊主陆海勇说。在他看来,不使用复炸油并不困难,既然刘洪安能成功,他也一定能成功。

   山东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刘洪安的走红,给其他经营者带来很大压力,触动了某个行业或者大部分行业的潜规则,有比较大的震撼力。在保定甚至河北省都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刘洪安回归到人们的期望,他告诉大家,用市场的原则进行市场运转,诚信经营,质量、标准和档次都提高了,也一样能赚钱。他赚钱人们不否认,但他赚钱心安理得,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李善峰表示。

   “中国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制约机制之上。”不过李善峰认为,道德的约束力是有限的,远不如法律来得猛烈和有效。“应当健全法制,因为道德建设需要借助法律的制约。企业、经营者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法制是外在的约束机制。通过完善法制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食品安全事件将会大大减少。”

  记者手记

  认真品尝“良心油条”的味道

   导报记者品尝了刘洪安的油条,正如大多数消费者所说的,他的油条并没有多么好吃,但是吃着放心。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是安全和放心,这是刘洪安走红的原因。

   每天坚持用新油,这在现实中说难不难,除了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这完全是良心活儿。

   遵从道德规范的经营反而成为稀缺商品,这值得我们深思。“良心油条”的热销向社会展示了道德的经济价值,证明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共生。一切经济行为背后均有道德观念和意识起到支配作用,或者说,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道德势必成为首选。 (刘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