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何晓斌:创新是期货行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根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0:30 来源: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吴春波

   作为证券业的关键行业之一,期货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期货行业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郑州期货有面临哪些机会?就此本报记者采访著名期货行业专家何晓斌。何晓斌是国内期货行业的先行者之一,曾任上海证监局期货监管处处长,现任职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

  经济视点报:期货行业如何服务实体产业?

  何晓斌:期货交易是全球的一个市场,它的定价更有权威性。大宗商品大部分是国际定价的,定价体系更加完善。期货和现货的交易机制,不完全一样,我们有一些实体经济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中进行买或者卖,可以锁定成本、锁定风险。

  经济视点报:怎么理解国家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期货行业?

  何晓斌:民间资本进入期货行业,证监会从来也没有反对过,只是具体提了这种资本业态,包括最近证监会发了一个文件,允许外资进入期货市场做股东。我想他们的目的还是为了积累股东在境外和民间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把外资股东进来以后,就可把其管理经验和技术带进来,民间资本的市场化运作,对提高期货公司效率方面可能会有帮助。

  经济视点报:引入非公资本进入期货行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鼓励行业并购重组,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何晓斌:目前国内期货公司的数量160多家,比证券公司还多,事实上并不需要有那么多,而是需要有规模、有服务能力的公司。因为公司后台的运作成本较大,包括新技术投入等,小公司众多导致了行业效率较低,行业效率低就意味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效率是不够高的,在这种情况下鼓励重组就成为一种必然。

  当然并购和重组是否能让期货行业生机勃勃,这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经济视点报:怎么看待期货新品种上市?

  何晓斌:关于新品种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目前中国有期货品种28个,包括最近上的白银,这与欧美国家数百个品种相差甚远,尽管其中很多品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第二,从金融衍生品的类别来讲的话,目前国内还很难说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中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交易期权要到国外去,新品种上市有利于这种体系的建设。

  从期货公司的角度来讲,新品种上市和新的衍生品上来,一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跟上一些规则和机制,另外一方面还要了解国外的经验来提升我们为国民经济为客户服务的能力。

  经济视点报:在手续费下降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何晓斌:两个方面,第一,提高服务能力,包括投资,对客户服务交易指导的能力,使得客户愿意根据我们的服务提高价格。第二,管控成本,加强内部的管理,集中力量开发有针对性、有特色和有用的特色服务。

  经济视点报:众所周知,贵公司在股指期货方面做得很好,如何长期保持这种优势?

  何晓斌:我们主要在3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坚守诚信服务的理念。也就是说我们专业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说,我们不专业的领域也会告诉客户。第二服务一定要专业,切实为客户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股指期货来讲的话,就是加强宏观的交易策略,交易策略跟信息技术的结合,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要持续不断加强。第三,顺应监管部门的鼓励创新,顺应大势,顺应鼓励政策去争取新的业务资格,也借这个机会历练我们的能力,完善我们的服务体系,提升对研发方面的投入,来保证服务特色。

  经济视点报:你怎么理解中原经济区下郑州期货业的发展机会和优势?

  何晓斌:我觉得河南有三个方面优势,首先,河南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非常发达的省份,其中,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采掘都非常发达;第二产业里也是有很好的基础和实力,从大宗商品期货来看,这会带来大量的现货需求。其次,郑州商品交易所是最早的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运作包括交易、监管经验也很丰富,有大量的有经验的人才。再次,在期货期权研究方面,有关大宗商品的期权的开发及交易,如果能发挥出来,也将是是市场所需要的优势。我相当看好河南市场的发展前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