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实现“稳增长”要敢于蹚新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4:50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胡 蓉

  近日,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部门的官方消息均明确表示,近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国家层面有“两个不可能”:不可能出台像2008年底那种大范围、大规模的4万亿投资政策;不可能松动房地产调控政策,现在只会预调微调。“两个不可能”是一种澄清。此前,在国务院明确稳增长后,发改委仅5月21日一天就放行100多个项目,因而引来外界猜测与担忧:类似2008年“4万亿”投资式的开闸放水是否卷土重来。

  “两个不可能”表明了发改委的态度,但是否能够使外界的担忧一扫而空,尚难以确定。事实上,提出“稳增长”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求,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这其中实际上是把之前被搁置的一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重新启动,可见外界的揣测并非毫无关联。

  人们担心:第一,4万亿级别的投资政策被保证不会出台,但在“稳增长”的指导下,会否有两万亿或者一万亿?

  投资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这是常识。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出口降速,内需不振,这是共识。从这两方面来说,政府出台新的经济政策,以投资为手段提振经济,非常有必要。但关键是,怎样避免对投资手段的过于依赖,保证投资规模的适度性和方向的正确性。2008年,政府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大力度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可谓应对及时。但此后,中国经济付出了相当代价,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其负面效应至今未消化干净。现在,经济增长虽然不甚理想,但整体环境比2008年毕竟还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投资手段,更需慎重。

  以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可谓见效最快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其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比如它对私人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效率低,易产生浪费,制造资产泡沫等等。而发改委的澄清表明,中央政府也明白以投资驱动经济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但第二个问题又随之而来:如何抑制地方政府在为保“稳增长”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在当前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一直都有过于依赖投资驱动以保证GDP增长的倾向,因而也一直表现出对大项目、大工程的热爱。地方政府如此热衷投资拉动,中央希望的“适度”投资就有被架空的危险了。

  因此,“稳增长”要摆脱政府对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克服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就要勇于破局,尝试投资这条“捷径”之外的道路,比如,更好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结构性减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垄断、鼓励创新等。这些道路虽然见效慢,但却能从更根本处解决当前的一些经济难题,也符合中央政府所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的大政方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