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滴灌带 节水路更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04:19 来源: 经济日报5月29日中午,记者见到王健林时,他正在自家地边的树荫下凉快着。
“你的地快浇完了没?”与记者同行的黄羊河农场四分场场长李华斌走到跟前问。王健林看了看手表,“还得几分钟,过来凉会儿。”
树荫旁就是大片的玉米地,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势喜人,但是整块地里看不到一丝浇过水的痕迹。“不是在浇水吗?地里看起来很干啊?”记者好奇地问。
“我们的玉米地里全用的是膜下滴灌,除非下雨,不然从种到收根本看不到地湿的。”王健林呵呵一笑,“去年刚用的时候我们也不适应,地里不见水怎么算浇地呢?老担心庄稼长不好,到秋天一收,每亩地比原来还多收200来斤呢!”
黄羊河灌区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境内。而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中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因此,在这里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显得尤为紧迫。
王健林带着记者走进地里,仔细一看,原来每行玉米地膜下面都有一根两指粗细的黑色滴灌管带。他小心翼翼地揭开地膜,渗出的水珠浸湿泥土,沿着滴灌带形成一条“泥带”。
“我琢磨着用滴灌有这么几个好处。”去年就使用滴灌设备的老王扳着手指头对记者说,“第一,省力。用大水漫灌,得时刻操心着地埂漏水,哪有工夫在地边凉快?用滴灌设备,轮到我浇的时候,把地边上的水阀打开就可以了。第二,增产。因为滴灌可以让水分和肥料分布得更均匀,庄稼吸收得也好,去年滴灌玉米平均每亩能收1400斤,漫灌的只有1200斤。第三,最主要的就是节水。大水漫灌一年浇5次水,一亩地每次100多方,一年下来至少得600方水;滴灌一年浇7次,但一亩地每次只用20方左右的水,全年不到200方水就够了。”
李华斌接过话茬说,“这几年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游灌区节约的水越多,为下游的民勤绿洲的生态治理贡献就越大,光我们分场今年有1万亩滴灌作物”。
记者了解到,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深入实施,大量的节水改造工程在凉州区石羊河流域各灌区也相继完成,其中常规田间节水工程面积93万亩,大田滴灌工程8万多亩,日光温室滴灌工程5.64万亩。其中,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的应用节水效果更为突出。
走进位于凉州区清水乡菖蒲村的武威百利种苗有限公司,一座座高标准日光温室格外显眼。这里不仅为周边农户提供种苗,还辐射带动群众发展日光温室,提供技术指导。
“我们目前有两座联栋温室、7座联栋拱形温室和12座高标准日光温室,2008年刚建成的时候,还使用沟灌,去年全部完成了膜下滴灌改造。”武威百利种苗有限公司经理张文鸿告诉记者,日光温室的种植环境更需要滴灌技术。“沟灌一亩地温室每年需要600方水,后来使用的高垄双管能减少到260方左右,现在的高垄单管每年只需要200方水。”
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膜下滴灌,还有一个好处是能有效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每座温室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环境,沟灌造成温室内湿度大,地温不好控制,容易发生根腐病、灰霉病;使用膜下滴灌,地表看不见明水,就能更好地掌控这个小环境了。”张文鸿形象地做了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满头大汗的时候,猛浇一盆凉水,肯定会把人激坏,如果用淋浴慢慢洗就没问题了。”
同时,日光温室里节水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节省了人工。“以前一座温室浇一次水需要两到三个人,现在一个人可以同时浇5座温室。”张文鸿感慨道,“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离不开相应的高效节水技术配套,这样才能实现效益、生态、人工的和谐多赢发展。”
凉州区清水乡农户在日光温室内铺设滴灌带。 本报记者 李琛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