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稳健的银行更得人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04:39 来源: 金融时报

  薛亮

  记者薛亮进入中国理财市场以来,出于竞争力考虑,外资银行往往主推与国际外汇、股票等市场挂钩的相关结构型产品。外资银行对国际市场了解更深,这样做也属差异化竞争,本无可厚非。然而,最近个别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因亏损严重而备受质疑,甚至官司连连。与国内投资者在认知上面的差异,令客户对外资银行的信心受到打击。

  银率网数据显示,5月前三周累计发售的理财产品数量达到1716款,累计到期的理财产品为2100款。从预期收益率来看,受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影响,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外资银行成为目前发行高预期收益率产品的绝对主力。其中,预期收益率排名前十、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几乎均由外资银行发行。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高预期收益率中,除了光大银行的1款产品外,其余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多为股票和汇率。

  然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过去,近期国际市场受欧债危机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大增。银率网分析师指出,受产品结构设计影响,挂钩境外市场的结构性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水平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对投资者而言可能存在风险收益不匹配的情况。

  事实上,近期有关外资银行遭遇“巨亏门”事件甚嚣尘上。据媒体报道,某知名外资银行代客境外理财因出现“巨亏”导致客户与银行对薄公堂。仅就本次事件分析,不外乎“天灾”、“人祸”两个原因。首先是受网点开设和业务开展等多重限制,外资银行不得不将对私业务客户群锁定高净值客户,主推比较擅长的外汇、境外投资等产品类型。2008年至今,国际市场一直波动不断,与此对应,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波动也就不难理解。从这个角度说,金融危机发生可谓是“天灾”。

  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这不难理解。但理财产品亏损引发争端,就不能不联系到“人为”因素了。正如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关燕萍所言:“相比国外,国内的理财环境不一样,投资者也不一样。由于内地市场投资者的理财心态尚未成熟,不少客户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外资银行在内地发行理财产品一定要坚持‘稳健’策略。”由于我国理财市场起步较晚,与发达地区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必须谨慎。以恒生中国为例,理财经理在做理财服务时通过录音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客户是否能够承受10%的损失,并通过风险评估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客户完全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并有足够的与该产品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银行在做产品设计和开发时,要求员工在销售给客户前先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比如“这款产品是否愿意卖给你的父母、孩子和朋友”。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投资者教育问题不能忽略。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明确“理财不等于投资”这一理念。实际上,理财包括了如何让财富增长,如何保住财富,如何获得稳定回报,且收益与风险永远相伴。正确的理财目标应该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理财计划,并利用各种适合的理财工具,为自己和家庭的将来做比较全面的财务安排,通过对财富的合理配置、安全保障和稳健增长,帮助自己达成人生目标。而对于银行来说,高端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理财规划,再通过合理配置等手段使客户的财富获得健康稳健的增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