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中小企业送来“及时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3:59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安徽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纪实(二)

  本报记者 夏祖军 通讯员 李志斌

  企业之困,更多地体现在中小企业上。针对这一现状,安徽省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此次出台的《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省政府50号文),大部分扶持政策也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如暂缓调整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按下限标准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等。这些高“含金量”的政策深受中小企业欢迎,他们高兴地说,“政府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把政策尽快送到企业

  合肥锦编工贸公司是一家从事塑料编织袋生产和销售的小型企业,是在原合肥四方集团子公司——华达公司塑编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民营资本重新组建的。在安徽省今年认定的第一批困难企业中,公司名列其中。

  “目前公司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融资难和用工成本增加。”公司总经理陈佩对记者说,在国家信贷规模控制的情况下,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大企业、大项目,中小企业的融资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公司年产各种规格塑料编织袋和彩色复合膜编织袋2400万条,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为了留住熟练工人,公司提高了工资标准,现在保底工资涨到了每月3700元,即便没活干,也要给工人每天发90元工资,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加上厂房搬迁、新业务拓展等,公司一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急盼政府出台一些政策给予扶持。这次省政府出台的50号文很及时,对企业的扶持措施很实、很全面,企业感觉有盼头了。

  “50号文出台后,市政府专门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研究具体落实细则,让政策尽快与企业对接。”合肥市财政局企业处处长郝晓东介绍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扶持政策。如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方面,鼓励信贷资金投向小微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债和信托融资,加大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在缓解小微企业用工难方面,鼓励引进技术性工人,对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技能型人才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校毕业生到本市小微企业就业的,由同级财政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等。

  把政策尽快送到企业,是芜湖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芜湖市财政局副局长童宗新告诉记者,为便于各方面充分了解和享受财政支持企业政策,增加财政支持政策的透明度,市财政局对国家、省、市出台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进行整理,编印成《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政策摘要》汇编,原则上每年编制一本,并定期组织培训班进行宣讲。

  在记者拿到的2012年摘要汇编中,国家政策部分共有增值税转型政策等19个方面,省级政策部分涉及促进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政策等14个方面,市级政策部分则包括中小企业鼓励上台阶政策等49项。如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和30万元资助等。

  在与芜湖市一些中小企业座谈时,记者能感受到他们对政府发自内心的感激。芜湖新欣食品公司副总经理汤义明说,2009—2011年,公司通过项目申报,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财政工程、芜湖市重大科技奖、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等奖补资金262.5万元。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获得的奖补资金更多,公司财务部部长李鑫介绍说,公司在2009—2011年共获得安徽省脉冲功率电子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款、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社保补助等项目奖补资金973.3万元。芜湖通力电机公司总经理赵志伟和芜湖盛力科技公司企管部部长欧腊英也对记者说,政府是真心实意帮助企业,项目申报成功有奖励,品牌认定后有奖励,获得科技奖省市再给予奖励,企业的土地使用有税收优惠,就连企业上市也有奖励,中小企业发展真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今年以来,市政府召开了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3个座谈会,把脉经济形势,问计于企业,增加企业发展信心。”童宗新说,在具体措施上,市财政从减负、结构调整、融资、产销、服务等5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用工对接和服务对接,并完善调整现有支持政策。在省政府50号文3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芜湖市近期研究出台了43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为此要新增投入24亿元。

  政策“组合拳”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宏观形势变化,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加大财政扶持、减轻企业负担、加速资金下拨入手,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左俊说,通过政策“组合拳”,扶持企业攻坚克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在加大投入方面,首先是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预算规模从2006年的1000万元提高到2012年的6000万元,主要采用贴息、补助和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进步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其次是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从2006年起,按照上年国家支持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安排预算,建立省级科技型创新基金,目前规模已达5000万元。创新基金主要与国家基金配套使用,对技术创新项目研究开发中试阶段的必要费用给予补助,对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小批量生产的银行贷款项目实行贴息。2006年以来,共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8.2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971家。其中科大讯飞、安科生物和盛运机械等11家企业已成功上市。此外,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从外贸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与国家相关资金配套使用,共安排近6000万元,支持全省进出口中小企业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组织参加境外展览、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境外投(议)标等开拓国际市场的活动。

  在减轻税负方面,省财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大财政投入、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有关税费优惠政策的操作办法;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政策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从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公务用车、鼓励和引导社会购买本省产品和服务等16个方面,加强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让中小企业受益。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和停征1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09年5月,省财政厅牵头协调8个部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若干政策意见》,出台9条硬措施,包括减缓社保费等“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特困企业延期纳税、暂停涉企收费审批等,有力推进了企业止冷回暖、止跌趋稳。此外,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把国家出台的减轻中小企业税赋政策落到实处,鼓励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

  在缓解融资难方面,首先是安排专项扶持资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省财政克服收支压力,及时安排2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15亿元用于市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推动新设了27个政府出资融资担保机构,吸引了近60亿元配套资金壮大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10亿元用于市县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贴息资金,已累计贴息和补偿金融机构贷款及代偿损失3.9亿元。其次是支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加大对以省担保集团为龙头的全省担保体系的建设。几年来,省担保集团以平均1.65%的费率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了430亿元的直接担保。将全省70家基层担保机构纳入全省担保体系,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612亿元担保、再担保。同时,完善激励机制。省财政对金融机构新增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贷款按0.5‰给予奖励;对金融机构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发放的无担保或无抵押类贷款,按其当年新增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补偿,省财政已兑现奖补资金4.7亿元。对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贷款较多、增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级财政性资金在存储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金融和担保机构增加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信贷投资和担保力度,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2亿元。此外,支持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对上市成功的企业,省及当地财政分别给予上市费用10%的补贴。还支持建立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

  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安徽省今年前4个月的工业生产表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和生产成本高的“三难一高”状况。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48.9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

  安徽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培育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环境、缓解融资困难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