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调控不是稳增长的充分条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11:15 来源: 中国经营网松调控并不是稳增长的充分条件,稳增长也并不是只有松调控一条路可走。
近日,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调控房地产引发的经济真空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通胀可能比通缩更好应对,此次开闸放项目,意在拉动快速回落的经济。但该人士也强调,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行,那么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投资者报》)
其实笔者认为现在我们已经算是对地产项目“开口子”了,只不过开的是软口子,更多的是经济政策上的波及调整。
这里一方面是利率的降低,虽然只是调低了0.25个百分点,但对贷款人群和待购人群的购房信心是有巨大影响的。据最新的报道,常州一楼盘一晚上竟卖掉了近8成,销售经理也直言归功于降息带来的“群众购房信心的增大”。
另一方面则与货币政策有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0.0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狭义货币(M1)余额27.86万亿元,同比增长3.5%。这组数据也直接体现出了国家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态度,正如前文发改委某人士所言一样,怕通缩不怕通胀。从国家层面而言,可控的通胀要远比不可控的通缩要好,因此央行下半年也有意适度多发货币,将CPI保持在4左右的位置上。如此也极大的增加了投资房产保值的导向。
不过虽然某些地区又重现“日光盘”,京城二手房市场也出现了井喷,楼市的成交量较前几个月增长迅速,但某些地方政府和某些利益集团还是希望借稳增长的机会打开调控的枷锁。利益集团此举自然好解释,地方政府的困难也是现实的:据传无锡部分地区停发了公务员工资,而其原因正是在多年土地财政的背景下,由于近几年拆迁不力导致的财力透支。
除了财政的因素之外,短期内可直观提高的经济数据,寻租行为的怂恿也是一些政府准备松绑调控的背后原因。借此东风,更是有一些富人经济学家顺风高呼松绑救市,竟将这股声音吹到发改委那里去了。以至于发改委甚至将温家宝四月份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要求抛在脑后,有蠢蠢欲动的意思了。
笔者认为这万万是不可取的。松调控并不是稳增长的充分条件,稳增长也并不是只有松调控一条路可走。退一步讲,松调控最多只能算作是数据稳增长的充分条件,而并非经济稳增长的要素。并且,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松调控无异于饮鸩止渴,甚至还有可能会对我们当前的经济雪上加霜,因为松调控会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首先是银行的贷款方向,其次是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方向,最后现在那些已经获得巨额资金支持的“大项目”也有可能腾挪转移部分建设资金用于短期的地产炒作,这些问题在我们四万亿投资的时候都是出现过的。
松调控并不是稳增长的充分条件,稳增长也并不是只有松调控一条路可走。
而这对我们本来就正处于下滑期的工业无疑是一个打击,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短期上看经济数据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但无法持久。并且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往往也是该地区制造业衰退的时期。只不过我们这一过程由于恰巧处于我国刚刚“入世”后的时期,依靠出口的激增,问题被掩盖住了。但伴随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萎靡不振,这一隐患也显露了出来,甚至有溃于蚁穴之象。
因此笔者认为,松调控绝不是稳增长的好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我们应当明白,我们要稳固的不仅是经济的良性增长。在当前的形势下,打开内需尤为关键,只有提高了群众购买力,提供一个稳定和逐步提高的内在市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而松调控的结果无疑是与这一目标相反的,它过多的消耗了普通群众积蓄的财富,让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使得我们的消费市场出现了倒三角结构。即奢侈品和高档商品的销量与价格在上涨,普通消费品的需求则停滞不前的局面。所以,我们希望“松绑之风”能及时刹住,流于口头,不要让国务院、国土部、新华社的再三声明和重申变成了在长期利益难敌短视数据下的一纸空谈。
王亚煌 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