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志学:中国企业家应二次创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3 02:5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马连鹏

  “普遍悲观!”

  这是张志学在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学员交流时,从这些企业一把手那里得到的对未来经济前景的判断。但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他更想告诉这些企业掌舵人的是,一方面不妨将未来的经济状况考虑得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但另外一个方面也要认识到,很多世界知名企业也正是在外部环境严峻的时期,通过企业战略调整,实现资源更优化的分配和聚焦,完成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跨越。

  《中国经营报》:此次BMW中经智库的与会学者在谈到寻找中国经济支点的时候,都提到要重振实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志学:回顾历史,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应归于制造业。可问题在于,大部分企业虽然通过辛辛苦苦代工赚取了血汗钱,但却并没有建立起自己完整产业链的生产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而是仅仅停留在了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加上整个经济和政策环境也没有形成支持企业逐渐转向形成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进而形成自己品牌的氛围,后来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新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内外夹击下,很多企业主开始感觉到实业越来越难做,于是将多年加工贸易积累的财富,从实业抽离出去,投入到房地产等投资领域。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使得经济刺激政策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现在经济下行,刺激政策如果再被祭出,很多人担心,这是否会导致又一次游资横行的轮回?

  张志学:刺激政策无法传递到实体经济的原因是企业内功没有练好,外部劳动成本升高、需求萎缩,实体经济更加举步维艰。当然,2008年有其特殊性,全球经济出现的问题太大了,我们担心经济过快下行会导致严重社会问题,所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准确分析4万亿到底应该分配在哪些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民生建设更有益处。在一个市场上货币投放量加大,而供应却没有增加,一定会导致钱投在哪里,哪里就价格飞涨,2008年的经济刺激就走过了这样一个基本逻辑。

  今年,如果我们的实业,从生产基础到品牌再到劳动力的素质,都没有做好系统准备,那么投资越多,越会使得这些钱流到实业以外,也就是会重复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之后的景象,这是我非常担心的。

  《中国经营报》:那你认为这几年我们的实业有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张志学:我觉得没有进步。除了一些大型的企业,具备了上述基础,还有一批可敬的企业家,在外部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不断地拓展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创新自己的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大部分企业在过去几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中国经营报》:现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是不是因为缺少了改革初期的那种企业家的精神?

  张志学:是的。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提到二次创业,今天整个中国经济社会都应当二次创业,中国企业家阶层应当再次竖起创业精神的大旗。第一代中国企业家群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下,穷则思变,开始创业;第二类是在体制内的个人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于是在商品大潮下,下海创业;第三类人一般是在五六十年代上大学时,就一心想做出卓越的事情来,他们也终于等到了改革开放。总体来说,这三类人构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主流,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企业家精神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是经过一二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自己的企业带起来,自己也富裕起来了。这个时候除了极少数人仍将经营企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和终身目标之外,大部分人的实业之心渐渐冷却,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慢慢丧失。

  当然,今年这样的局面不能完全归罪于企业家群体。因为今天经营一家民营企业遇到的障碍,包括制度性障碍、环境障碍等,很可能比80年代创业的时候更多。那个时候企业家可能付出努力,立即就有所收获,而今天要想做好一个企业,要比过去付出更多的努力。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监管真空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