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参考报:有必要再次降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1:5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方烨

  近来有观点认为,5月份经济数据较4月份跌幅回落,说明稳增长政策已经起效,经济即将见底回升,再考虑到当前物价压力犹存,利率没必要再作调整。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仅一次降息很难达到宏观调控的预定目的。

  降息的经济背景无外乎两点:一是经济下行速度超出预期,二是物价上涨压力缓解。5月份部分经济数据环比上升,从当月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举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即将见底。4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偏低被认为存在假期效应的影响,5月份数据未见明显反弹相当于确认了经济的疲弱。从三大需求来看,无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还是代表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都还在下降,出口的大幅反弹则是在近期海外实体经济并没有积极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未来形势并不乐观。

  何况与上次降息时点相比,又出现了新的经济指标恶化情况。新近公布的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创下了近7个月新低,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标出现了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汇丰PMI初值说明制造业活动在继续放缓,国内需求相对偏弱,出口增速可能回落。

  继续疲弱的经济要求政策进一步放松。此前有人提出,相较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更利于经济扩张。但是要看到,本轮政府刺激方案的重要特点在于稳增长兼顾调结构,重要体现之一是始终坚持对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之二是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重点为节能环保和战略新兴产业,而对重复建设和产能落后部门的投资有明显限制。这就意味着本轮财政扩张力度难以和上一轮的“4万亿”计划相比,需要货币政策参与经济复苏。

  恰好此时物价上涨压力处于本轮通货膨胀的底部阶段,给予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可能。随着成本推动型通胀因素增加,我国每次扩张政策出台都将面临通胀压力,有人形容称调控就像在针尖上跳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包括降息在内的货币政策宽松毫无空间。食品价格近期可能企稳,连续下调的油价也有助于物价在随后几个月继续保持低位,为再次降息争取到空间。

  对于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直接放松信贷控制替代降息的说法,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近几个月中长期贷款持续回落表明企业的贷款意愿不强,直接放松信贷效果未必好;另一方面,降息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且与降存准并不冲突。

  考虑到民间借贷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银行体系,所以银行利率下降也会促使广义融资成本下降,让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受益。遵循这一思路,广义融资成本的降低同样有利于基建投资部门融资成本下降,缓解铁路建设、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压力。同时,房贷利率也会随之下降,这相当于房价下调,有利于房地产销量回升,带动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企稳和家电建材等行业消费需求回升。

  降息有利于稳增长,然而此前25个基点的利率下调仅相当于回到了2011年7月份加息前的水平,当时中国经济已经处于逐季度回落区间,所以下调力度不够,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