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垃圾焚烧产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13:52 来源: 上海国资文‖上海国资记者 刘昌荣
在众多公用事业中,为什么是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化走在了前面?
据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有关研究显示,目前社会资本投资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已占全国焚烧项目总数的80%以上,该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在所有公用事业中名列前茅。
垃圾焚烧产业市场化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其收入与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广义的公用事业中,目前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垃圾焚烧也是排在前面的,相较于传统的供水、公交、轨交等具有明显的优势。”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业务董事易兆青告诉《上海国资》。
这个产业的真正启动是在2003年前后,为何10年不到就能如此规模迅速发展?在众多公用事业中,为什么是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化走在了前面?
大城市的垃圾突围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而处理设施缺乏、处理能力低下,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生产量已达2亿吨,每年仍以10%的速度递增。
更重要的是,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达66亿吨,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已经陷入垃圾的重围。
在国内,垃圾处理早先以简单填埋为主,2010年全国共有498个垃圾填埋场,而垃圾焚烧厂和堆肥厂分别为104个和11 个;卫生填埋占比达77.92%,而垃圾焚烧和堆肥分别为18.81%和1.47% ,其它处理方式为1.80% 。
业内人士认为,填埋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浪费土地资源,二是非可持续性,“很多填埋场设计使用20年,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10年甚至几年就已经封场了”。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减少垃圾填埋比例,采取垃圾燃烧等处理方式已经势在必然。
不得不做的市场化
但即使有强烈旺盛的需求,垃圾产业是否就能顺利扩张,决定权却不一定在市场手里。
“中国所有的公用事业原先全部都在政府手中,这个产业能不能发展,根本上还是要看政府愿不愿意把这块市场拿出来。”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垃圾焚烧的市场化,亦不得不为之。
“垃圾焚烧是个资本、技术双密集行业,比一般公用事业的要求高得多。” 易兆青介绍说,一个垃圾焚烧项目需要涉及热动、电控、机械等多学科配合,建造运营难度较大,必须由专业化的企业去做。
同时,垃圾焚烧项目动辄投资数亿,很多地方政府无力承受,也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为什么现在9成以上的垃圾焚烧项目都是BOT,很简单,这个模式中政府始终能花小钱办大事,企业的融资能力正是他所急需的。政府全资购买管理服务的垃圾处理模式,暂时在中国还不会看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边界清晰 易于复制
实际上BOT并非新鲜事,上世纪90年代即在成都6厂等供水企业建设运营中推出,但最终并未在行业普遍应用,此番为何能在垃圾焚烧产业一炮打响?
易兆青认为,主要还是产业特性的不同。城市供水网络通常采取类似电路串联的方式与各家水厂连接,“主要是为了保障供水安全,一家水厂出了问题,可由其他水厂供水备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6厂采用BOT方式投建,政府与外商签订了保底采购水量,但当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城市发展速度未及预期。而保底水量必须购买,直接导致了6厂以外的其他水厂面临关机停转的局面。“6厂是赚钱的,但是整个系统却亏损了。”
而对于垃圾焚烧来说,一个城市虽有多个项目,但其更像是并联模式,在签订合同时基本上都会约定该项目负责的区域,以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为例,其主要负责上海西部四个区的生活垃圾回收,而靠东面的一些区域则会运送至浦东的御桥垃圾焚烧厂处理。
“一个垃圾处理项目的权利、义务、范围,这些边界都是清晰的,那么企业就很容易去计算,我是不是能获利,我要不要去做这个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同时,由于目前垃圾焚烧项目主要还是节点式的,很少连带垃圾的清理运输,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来做,这部分复杂的东西并没有拿出来市场化。而专业企业又可以将建设运营的模式照搬到下一个城市,从而使其规模迅速得到了扩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