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中国美术颜料龙头的前世今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14:37 来源: 上海国资口 述:杨中毅(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采 写:上海国资记者 孙玉敏
采访时间:2012年5月
一个企业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适应市场的机制和体制作保证,并通过提升文化创造力来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起源于十股东
我是1979年进入马利画材工作的。但我家与马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我父亲,他就是马利的职工,那时我们家就住在马利的职工宿舍,周围邻居全都是马利人。我是经历了十年的下乡生活后,顶替父亲进入马利的。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马利的故事。
马利是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创立于1919年,至今已有93年历史了。
那时,西洋画随着宗教已进入中国,但绘画用的颜料都是从英国、德国和日本进口的。1919年,著名画家张聿光等十位画家、教育家、企业家,目睹中国画坛被昂贵的外国颜料一统天下的局面,决定集资办厂,生产中国自己的美术颜料。这个民族颜料厂起什么名呢?为表示齐心合力,股东十人选了一个十笔划的“马”字,取“马到成功”之意;再选了一个“利”字,希望颜料厂能够“利国利民”。这样,马利工艺社就诞生了。
此后,圆形马头图案的绘画颜料,开始了其弘扬民族气节、打造民族品牌的创业历程。1919年,中国第一瓶广告色颜料在马利工艺社生产,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凭自己努力生产的美术颜料;1920年,马利工艺社又生产出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
因为质量优异、价格适中,马利牌美术颜料很快深入人心,成为国内美术爱好者的首选。还成功地打入了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最早漂洋出口的民族工业品之一。
不但受到普通人的欢迎,马利颜料还得到了一些著名画家和社会名流的喝彩。著名的社会名流、德高望重的于右任先生欣然为马利题词“光照中国”、何香凝先生题词“绚烂夺目”、徐悲鸿题词“光腾采耀”、林风眠题词“提倡国货,挽回外溢利权”。
1934年,马利牌经当时的民国政府核准为注册商标。
几经变化的身份
解放以后,马利扩大了资产和设备,并进一步确定了以马利牌为主要商标的经营思路。1951年马利牌经国家批准再次注册。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马利工艺厂先后兼并了近二十家大小企业,建立上海美术颜料厂并决定马利牌为产品的商标。1962年,上海美术颜料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突破了长期来块状颜料的传统,更方便了大众使用。数十年来,马利牌始终保持着全国美术颜料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
1993年,改革开放春风劲吹。上海美术颜料厂和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中外合作的方式成立了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双方决定继续使用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并在美术界和美术爱好者中享有相当知名度的双马头马利牌商标。由于中外合作企业有三年免税、税收减半等优惠政策,上海美术颜料厂赢得了一段时间的较快发展。利用引进的外资,马利画材购置了先进的颜料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并大胆技术创新,在国内首先推出了环保型的铝管装颜料。
1997年马利牌商标被上海市工商局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1997年4月又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建立技术中心
1998年,我被任命为厂长。上任之后,我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从老一代马利人手中充分挖掘马利的文化底蕴。刚上任不久,我就去拜访了马利工艺社创始人张聿光先生的儿子(张聿光当时已经过世,张先生今年也97岁高龄了)。张先生很高兴,给了我许多马利创始之初的资料,比如于右任等名流的题词。这些资料现在都收藏在马利画廊内,丰富了马利的文化。
另一件是建立了技术中心。因为我们觉得,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保持活力的灵魂。当时,马利的产值、销售数据等都不太够条件,但我们用诚信和良好的发展规划赢得了理解,最终,技术中心获得了批复。
2000年,这个技术中心正式建立。这是全国文教用品行业唯一的省(市)级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拥有美国和德国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在设备上引进了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全自动灌装机、双轴真空搅拌分散机和高效率的耐磨陶瓷介质颜料研磨机,为马利的发展搭建了厚实的技术平台。
这些年,马利精品迭出,产品性能指标始终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经过研发和创新的油画颜料,送到了北京天安门城楼管理处,在 2009年共和国50华诞之际,被用于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巨像的翻新绘制。此前,领袖像每年的翻新绘制大都采用进口油画颜料,自国庆50周年起,用的都是马利油画颜料。可见,其防晒、防水、防温差等性能都达到了最高的技术水平。
“画家之友”
马利公司历来十分关注画家需求,在技术中心之下,我们设立了“画家之友”实验室,为画家建立个人档案,投入巨资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装备,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典型的“画家之友”是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北京奥运会“福娃”的主创。韩美林希望马利在中国画颜料的基础上,研发融合中国国画与西方水彩优势的新型颜料——中国墨彩画颜料。
其实,早在2008年我就收到了韩美林先生的来信。信中提到他对传统的中国画颜料的晕染效果很不满意,询问能否研制具有晕染效果的新颜料。为此,马利公司的工程师们付出了三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韩美林大师也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数十次试笔,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墨彩画颜料。韩美林每次试笔都极为认真,并用蝇头小楷予以评注:“好”、“差一点”、“可以”等。正是根据韩先生的批注,进行反复调试,最终才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它除了具有中国画颜料传统颜色沉稳的质感,与墨混合还具有很好的晕染效果。由于该颜色色彩纯正、饱和度高、手感细腻,获得了韩美林先生的充分肯定和众多画家的喜爱。
2012年1月,为了这款颜料的发布,我们专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创新中国优秀的民族绘画产品”的中国墨彩画颜料研讨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与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共同研发了博物馆级油画颜料,使用这款颜料画的油画作品,可以放在博物馆中永久珍藏。在文化部指定的重大历史题材回顾展中,多位上海著名画家参与的油画作品全部使用这款博物馆级油画颜料,他们对产品的优秀品质都给予了高度赞扬。
近年来,马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应对国外一流生产商的竞争,很多国外厂商把工厂直接开到了中国,与这些国际厂商的竞争是品质与创新的考验。因为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我们开发的系列产品,不逊色于任何一家顶级颜色生产厂商。
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注重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注重马利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与美术界的合作,采取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来宣传马利品牌。公司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赞助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专设“马利艺术创作奖”(油画、中国画、水彩水粉);和《美术报》合作赞助举办全国马利杯少儿书画大赛;和上师大教授合作出版《绘画颜料与色彩指南》大型工具书;举办马利创始人张聿光个人画展等,均有效地提升了马利品牌的知名度。
2000年,我们在中央美院设立了“马利艺术奖学金”,现已遍及中国美院、鲁迅艺术学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广州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各大美院。甚至国际上最知名的美术院校之一、俄罗斯列宾美院以及澳洲国家艺术学校,也设有“马利艺术奖学金”。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全国各地开了许多专卖店,有些开在文化街,有些开在学校里,像北京就开在中央美院。甚至还开到了法国里昂、新加坡和土耳其,目前专卖店总数已经达到34家,今年还将再开几家。不仅促进了产品的营销,更重要的是对马利品牌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奠定了马利在我国美术类商品中第一品牌的地位。目前马利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近60%)、品种最齐全(十几大类一千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美术画材专业公司。
从民族走向世界
“马利”作为一个已有93年发展历史的老企业,年营销额虽已超过2个亿,但由于其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
作为一个老企业,生产一线员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平均年龄五十多岁,已不适应一线岗位繁重的工作要求,而所招聘的年轻外来工,又由于流动性相当大,给生产质量带来了许多问题,现有技术、营销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基本素质也已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再加上生产车间较为分散,成本和消耗都很高,效率无法提升。可以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马利如要继续发展,不突破瓶颈,不改变现状肯定是不行的。但究竟如何突破,又是很考验智慧的。
为此,公司在制订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方案中提出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目标,制订了生产场地结构调整、产品营销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调整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努力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内涵),创新自身的产品优势(厚民族绘画材料之根基,创世界绘画材料之色彩),突出自身的品牌竞争优势(马利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加快自身的转型发展,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出台,美术颜料和配套画材市场还将持续发展,包括国家二、三线城市的文化提升,正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马利”作为中国美术颜料的第一品牌,我作为马利的员工,为此而感到自豪,也希望马利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为更多代画家和艺术爱好者地服务。但我也深知一个企业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适应市场的机制和体制作保证,并通过提升文化创造力来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坚信,“马利”通过不断地努力,一定可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