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企融资图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14:36 来源: 上海国资

  文‖上海国资记者 李魏晏子

  可以肯定,未来将有更多的国企选择直接融资

   5月11日,央行发布的4月份信贷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大幅低于预期。而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更接近于零增长。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型国企集团对银行贷款需求的减少,是造成四五月份信贷波动的主因之一。

  企业转为直接融资为主

   据《上海国资》观察,近年来,大型国企集团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态势,银行贷款需求相应减少,对传统的信贷格局已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冲击。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国企普遍认为,银行贷款成本越来越不合算。“以前银行给我们的贷款利率可以下浮10%,现在下浮5%都比较难。”一位国企集团金融部门管理人员告诉《上海国资》。

   在节约成本的初衷下,更多的国企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成本更低的融资途径。

   比如,上述提到的集团刚刚发行完50亿元中票,拿到资金后就偿还了一部分银行贷款。

   “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以前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但最近几年,随着利率市场化趋势的推进,企业的融资也更加精细化。”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曹晓风介绍说,国企从全面依靠银行贷款转为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如直接发行短期、中期、长期票据,或发行短期、超短期融资券,以及通过私募债等形式募集资金。曹晓风认为,“债券市场的初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但由于接受了类似政策指导的干预(有关部门搞了窗口指导价),平衡了与传统贷款的差异,企业在债券市场的成本被动推高,未来改革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光明食品集团更趋向于采取自主债务融资的方式,这已占到总融资额的近60%”。

   “我们直接融资的成本,大约比银行贷款节约2个百分点,何乐而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财务预算部副部长许建国坦言。

   另据一位知情者透露,企业发行的私募债利率要比银行同期利率下浮5%。

   可以肯定,未来将有更多的国企选择直接融资。

   此外,一些大型国企利用境外更低的融资成本,开始试水境外融资。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专门在香港成立华谊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作为服务集团产融结合的融资平台。“目前,企业集团主要通过内保外贷等形式,进行境外融资,成本要比境内降低三分之一左右。”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常清向《上海国资》透露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尝试直接在香港进行债权融资,目前正在积极研究资金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流回国内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国内外贸易发展,还是企业的收购兼并,境外融资的方式,既能节约企业的财务成本,又能促进企业国际化进程,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企集团所热衷。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财务总监董华认为,通过提高海外融资平台的资质和能力,直接在海外发债,融得的资金在海外进行投资,得到收益再继续投资,形成海外资金的循环使用,这是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存款变理财

   一方面,企业直接融资增多,另一方面,因投资减少,企业的闲置资金进入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两方面都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压力。

   一位国企高管对《上海国资》表示,“由于目前经济环境不被看好,导致企业投资需求不旺。许多国企集团虽然没有大量削减投资支出,但也没有投资增量。”他认为,投资需求是促进企业增加贷款的重要动力,而今年企业集团增加哪一块领域的投资,尚不明显。

   多位国企财务人员告诉《上海国资》,因为投资需求不是很旺,部分国企集团更多选择把手头暂时富余的资金拿去理财,以获取稳定的收益。一般来说,国企投资理财产品的回报预期约在5%-6%之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3.5%。“如今,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国企最常用、最放心的理财方式。”上海百联集团财务总监吕勇如是说。

   一位工行管理信息部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银行揽存压力确实增加了不少。”因此,某些银行也在积极寻求长期合作的企业给予帮助。某位国企财务负责人向《上海国资》透露说:“因为与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个别银行向我们发出希望增加企业存款的求助信号。我们也会考虑调集一部分资金,适当增加存款,帮助银行渡过难关。”

  企业BT项目贷款不足

   不过,对于多与政府平台打交道的企业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往年放贷较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建类的新增项目数量有限,导致银行基建类项目贷款增长乏力。而以往以BT作为主要投资建设模式的国企集团,如今却仍然处于“企业有需求,银行放款慢或难”的境遇。

   “过去,银行把相当一部分贷款贷给我们,支持企业的BT项目。”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王天平向《上海国资》表示,由于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施工项目利润太低,促使以工程投资建设、设计施工和管理为一体的大型国企集团一度争相抢着做BT项目。

   BT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近年来之所以在国内得到发展,是因为它较好地解决了因为建设单位资金紧张而不能实施工程的难题,尤其是一些政府牵头开发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应用较多。一些现金流充足,业绩较好,有一定融资能力的总承包企业,就可以采用BT模式,扩大企业的业务量,延伸企业经营的范围,扩大市场占有量。

   据王天平介绍,城建集团的BT项目,大都是与政府合作的项目。由政府授权BT承包商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建设后整体移交给政府,政府用建设期间以及工程完成以后所募集的资金,偿付企业的融资本金及利息。因此,政府财政偿还能力与企业的BT项目贷款关联性很强。

   但由于宏观调控政府清理融资平台,致使银行对融资平台的贷款收紧,并把BT项目公司融资与融资平台贷款联系起来评判,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很难与金融机构对接。“一般BT投资项目,除了企业自身筹集资本金外,大约60%以上的资金,需要通过债务形式从银行等渠道进行融资。”

   “即使BT项目有大量资金的需求,但我们明显感到,银行因为把BT项目公司融资与融资平台贷款联系在一起,加上出于收款风险高的考虑,对BT项目的放贷就减缓了下来。”王天平如是说。

  在银行放贷不足,企业资金困难的形势下,城建集团只能转为加快资产经营和探索金融创新。“未来通过股权信托融资,将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城建集团的一位投资负责人告诉《上海国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