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消费中国”刺激在华跨国企业启动商业新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16:53 来源: 中国网

  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廉价中国”向“消费中国”的转型正在刺激跨国公司在华采用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它们中的大多数正在将经营重心从制造向销售调整,同时也更多地“重返”合资模式,并在这一进程中努力适应中国政府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在28日于深圳举行的“2012跨国公司中国峰会”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咨询公司“丝绸之路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了这份名为《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的调查报告。

  出席当天峰会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说,根据在华美国、欧盟和日本商会组织的最新报告,作为全球主要贸易和投资输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普遍认为其在华业务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中国是近三十年来全球吸引外资最为成功的国家。截至今年5月,中国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74.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2万亿美元,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吸收外资近期也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许多在华业务蓬勃发展的跨国公司面临诸多新问题。

  报告认为,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廉价中国”时代的终结。调查显示,许多跨国公司认为在华经营环境“日益艰难”,而他们普遍都有一个看法: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产品制造和服务外包国家了。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调查报告承认,一些跨国公司确实在考虑改变其业务的对华依赖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会放弃中国市场,而是促使它们采取“中国+1”战略或“邻近采购”模式,进而使得中国市场和周边市场的联系度更加紧密。

  “廉价中国”消失的同时,跨国企业也普遍看到了一个“消费中国”正在冉冉升起。报告认为,过去十年中,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这和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能力寄予厚望、却一度铩羽而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所采访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中产阶级,例如,五年前在中国推销商务用葡萄酒还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如今,中国葡萄酒进口却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参与撰写这份报告的“丝绸之路合作伙伴”董事总经理贝哲民说。

  报告说,受中国政府坚定政策推动,“消费中国”取代“廉价中国”的趋势未来将延续。报告预计,只要持续推动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就会更加均衡,经济发展也将更多依赖消费而不是投资,届时跨国公司也必将中国视为消费市场而非制造基地。

  作为跨国零售巨头之一,乐购全球非食品采购和物流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说,这家企业正在从“为全球消费者在中国采购”转变为“为中国消费者在全球采购”。目前乐购在中国的门面超过100间。他说:“中国消费者在食品和婴儿产品方面的需求尤其突出,我们目前专注于中国沿海地区,未来则是内陆二三线城市。”

  但贝哲民说,这种转变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说:“消费模式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因此跨国企业需要在新的业务领域更灵活的投资,或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跨国企业的“转型“最先出现在商业模式上。报告认为,未来跨国企业将“少一些中国制造、多一些中国销售”;另外一个改变则是相对于制造业的投资,跨国公司正在增加对服务业的投资,而这恰恰和中国政府“走向价值链上端”的方针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合资经营模式有“回归”迹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外合资经营模式风行一时,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经营策略。然而,随着跨国企业日益深入中国三、四线城市。激烈的地方竞争使得合资模式再度受到欢迎。

  “与地方企业合作比收购或有机增长更有利于拓展市场,而中国的地方企业也比以往更加成熟,合资企业不仅被视为现金池,更是获得战略优势的源泉。”报告这样判断。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及不确定性之际,中国将与跨国公司携手共进。“双方已经在全球化中取得巨大利益,未来双方将共同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更上一层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