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者的政采情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1:09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本报记者 孙善臣
抢在即将出差的前一天,马海涛院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邀请。采访被安排在他的“大本营”。
在这间约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套桌椅外,书算是最奢华的装饰品了。一摞摞的书摆满了书架、办公桌、窗台,装满了房间的每个角落,让人心里油然产生敬意。
记者早已耳闻马海涛在财政研究领域的声名,但是与其他著名财政学者稍有不同的是,别人眼里“冷门”的政府采购,在他这里却是“拿起来了,就放不下”。
马海涛回忆说,记得是在1995年,《中国财经报》历史性地在国内首次触碰政府采购这一概念,组织召开了政府采购研讨会。也正是这次研讨会让他与政府采购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并“一见钟情”。他坦言,那时候,连什么是政府采购都不太清楚,于是在研讨会前便查了很多资料补课。而从这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怀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政府采购的研究中。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伴随着政府采购的成长,当年那位年届而立的年轻人已成为眼前这位儒雅、持重且平易近人的财政领域的知名专家。
采访过程中,面对记者就政府采购发展近乎“扫荡式”的提问,马海涛的讲述思路清晰,表达贴切,似乎整个政府采购的发展历程都印在他的脑海里。即使一个对政府采购并不了解的人也可以从他的表述中寻到政府采购多年来的发展脉络。1998年的31亿元到2011年的过万亿元等这些数字,对于一位事务繁忙的学院领导,居然能够信手拈来,实在令人钦佩。
记者能感觉到,马海涛说起政府采购,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说到成绩,他喜形于色;谈起问题,他满腹忧虑;讲到社会的质疑,他本着公平正义为政府采购说理;提及未来发展,他又禁不住和盘托出自己的思考和期盼。
作为著名的财政专家,马海涛对政府采购的视角显得更为宏大,也更为全面、客观。将政府采购放置于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进行审视、研究,是马海涛重要的学术追求。这些年,他马不停蹄,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丰富着中国政府采购理论研究的成果。《政府采购管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等专著的相继出版,“破窗”理论、“小马拉大车”等著名观点以及他的绿色采购、绩效评价、国际视角等新的理论成果,等给实践工作带来了启迪。
由于学院事务性工作非常多,采访多次被进来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各种电话打断,但马海涛的思路和热情丝毫未受影响。谈到政府采购的未来,记者从他的目光里,寻到了一份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憧憬。“我相信未来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政府采购会尽到其应有的作用。”是的,政府采购这份年轻的事业,需要鼓励,需要时间,更需要像马海涛这样的学者,怀着一种化不开的浓浓情结拨燃它的前行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