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年,我们一直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1:10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本报记者 张静远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是个‘婴幼儿’。它正处在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成长期,正处在需要帮扶的成长期。”2007年,《中国政府采购报》总编辑颜晓岩这样写道。

  10年,对一项关乎财政资金管理与宏观政策扶持的事业而言还太短,《中国政府采购报》陪伴这项事业走过短暂青春,也期待和这项事业一起来日方长。10年来,我们一直在。

  版面上的政府采购

  1998年《中国财经报》创办《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专刊》(以下简称《专刊》)。“《政府采购法》颁布那年,我们已变成周刊,那时是3个人做4个版面。”《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元老们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常感慨:“那时候,我们恨不得让全国政府采购系统的人都知道我们仨的名字。”

  2010年,《中国政府采购报》正式成立,报纸出版频率从每周1期增加为每周2期,版面也增加到8个版。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都能在版面上找到自己的“舞台”。“我们遇到一个案子,需要你们的帮助。”《中国政府采购报》编辑部时常接到这样的电话。记者小张说:“每次编辑给我布置一个选题时,都说‘来,我们做这个题’——就好像要解一道数理化难题,而不是来做一篇文章。”

  1份报纸,8个版面,书写政府采购的风雪烈日。将1998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专刊》到2012年的《中国政府采购报》陈列开来,俨然就是一部我国的政府采购史——无论是早年的《专刊》还是后来的《中国政府采购报》都是用最大的诚恳服务这个领域。

  “盘子”里的政府采购

  2002年,在《政府采购法》颁布1个月左右,“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宣传工作会议暨2003政府采购研讨会”首次在珠海举办,为《政府采购法》的传播搭建了平台。2008年,应改革开放30年的宣传热潮推出了自己的活动品牌——政府采购高峰论坛。2010年,《中国政府采购报》诞生。同年,主题为“政府采购风险控制与规避”的政府采购高峰论坛在江苏常熟举办,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

  除常规性会议,中国政府采购报社随着这项事业的发展灵活搭建各种平台。2012年,中国政府采购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帷幕在中国政府采购报社拉开,对天价采购、协议供货何去何从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2012年,服务类采购专题座谈会邀请多家中央单位采购人单位代表,就服务类采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当各种抛弃纸媒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时候,《中国政府采购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建立了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越来越多的政府采购当事人还通过本报建立的QQ群与同行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政府采购报》已然成为托起这项事业的一个“盘子”。

  然而,总编辑颜晓岩依然没有100%满意。2012年年初,颜晓岩在报社会议上提出,要办“有温度的报纸”。此后,每月一期的文摘版《中国政府采购报·视界》横空出世,高品味的内容与和谐的版面设计都让读者耳目一新。《中国政府采购报》对政府采购这项事业的服务早就不在腠理之间,而是要深入每个政府采购人的心中。

  【链接】

  ●1998年8月12日,中国财经报社第一次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采购研讨会,探讨政府采购改革的意义。

  ●2002年11月13日-15日,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宣传工作会议暨2003政府采购研讨会在珠海召开。

  ●2008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府采购高峰论坛2008”在三亚举办。

  ●2009年10月23日,“为建国60周年献礼·中国政府采购高峰论坛2009”在珠海举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