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营销员在行业中最没有话语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15:41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保险经理人》主办“合力治理销售误导”圆桌论坛,邀请监管部门、保险机构、专家学者、营销员各方代表共同讨论,真实传递行业声音,希望藉此形成思考、启发思路。光大永明人寿业务总监兼个险业务部总经理王戈表示,不可否认营销员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最没有话语权的,都是我们这些人制订了产品,制定了方向,制定了规则,营销员跟着我们在走。
以下为王戈发言实录:
王戈:前面我们集中在营销员身上,但是我从2000年加入这个行业从营销员一直做起来,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不可否认营销员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最没有话语权的,都是我们这些人制订了产品,制定了方向,制定了规则,营销员跟着我们在走。真要说是误导,我觉得他是从中间闻出了一些能够活得更好的方法,他就做了,这就被定义为误导。
今天我想谈三点,一层是监管机构,一层是经营主体,一层是执行主体,营销员是执行主体。我们如果要谈合理指导销售误导,就要分清楚每一层干什么事。我自己感觉,现在营销员这一层实际上现在误导是在下降的,我们的数据和黄总一样,尤其是个险营销员的数据绝对在下降,这一方面是市场本身没有误导环境,我说的误导环境,面对面的沟通,客户都在成长,面对面的误导很难了。反而是银行保险,因为它有银行作为载体,客户在那个环境中还是容易产生那种氛围。现在个险营销员,我和我的很多业务伙伴沟通过,我说你们怎么和客户谈的,他说不是我们对客户误导,客户讲出一些数据我们都不敢回答,我们都听不明白。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会议是否营销员放一放,我们真正研究一下,我们的经营者,我们的产品设计,我们的理念是不是有一些问题。我自己2000年加入行业的时候,当时要求非常清楚,要求我们一定要意外险,一定要卖大病险,然后再去研究所谓的养老险。但是不知道从哪个时间点开始,我就发现各家公司都叫理财了,说实话挺矛盾的。因为我之前是在银行,早知道干理财我就不来保险行业了,我是自己主动加入保险行业的,因为我觉得是为了给人们保障。但是过了五六年以后,我们开始引导去卖理财了,我觉得挺奇怪的事情,理财不是我们最核心的事情。但这个不是营销员主导的,一定是保险公司的主导的。
最早我记得我们卖产品的时候,我不知道还有十年期的产品,起步年龄就要20年期,因为当时有一句话,刻在我心里面一辈子,是用最小的当期保费支出为客户换取最大的可能出现的损失的弥补。这是保险的真谛。既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有30年期不会让客户买20年期。但是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恨不得有十年变三年,三年变两年,两年甚至有变为一年的,我都不敢接受这个情况,而且年年卖,还能卖成期缴趸交。随着我自己服务面越来越大,我心情很沉重,我这里说句大不韪的话,我们有系统性的误导嫌疑,我们的业务员听完了以后,聪明的人就跟着上了。这是一个观点,我觉得保险公司应该思考我们做什么。
我倒不是做广告,因为我现在负责全国的个险,最近我们公司做了一个产品,我说第一不允许做分红,第二不要跟我谈万能,既然是健康险产品,我们就要谈谈怎么给合乎解决健康问题。结果我们产品部这些同事说王总你要担很大的风险,今天这个市场没有不带分红两个字的,带万能的也很多,把万能和分红串起来的也很多。我说不管怎么样,既然把这款产品定义为健康险,我们就要认真的研究健康险是什么。所以,这是保险公司把一些产品弄得越来越复杂化了,但是我们销售人群水准没有那么高,这两者之间不让他们误导就难了。客户逼急了,问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赔,他们说 当然能赔。对业务人员来说,他们在这种过程中妥协着往前走。第二,保险公司把一些本来应该复杂的产品弄得越来越简单化,客户应该交30年的产品,告诉他一年交完就省事了,那怎么能省事呢,客户用30年每一期几百元换得10万元的保障,现在你告诉他一期交5万元就保了,但这5万元其实对客户来说资本运作能力是下降的,对我们提供他们的保障能力是在下降的。这是从保险公司的问题,我认为保险公司目前表现出来的误导性风险是很大的。
第二,因为今天有姚处在,所以借这个机会我和会里谈几点。包括我们监管机构也要思考,我们监管机构怎样能够合理治理误导。在国外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准入资格,不管是对公司的准入资格还是对业务人员的准入资格,这个门必须得把。前段时间我在一个论坛上讲过,既然我们这个行业确定了不是卖白菜的,就不应该招卖白菜的人进来。但是长期来说,我们的底线越来越低,这里我不是歧视学历,恰恰错了,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外通行的资格考试为什么不做。在美国很简单,比如在美国你是卖某种产品的,你就要通过这个产品的考试。这种考试的难度不是由保险公司定,现在我们把这个权利给保险公司了,坦率讲哪家保险公司能够守住底线,比如我们投连险的定义是一年以上销售资格,通过保险公司认定的投连险考试。我自己考自己的人,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我能把题出难吗?我出难了,我的投连险销售人员是零,另外一家是百分之百,这个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做。像这种东西,我们从保监会层面、从监管层面应该毫不犹豫制定标准,我相信市场主体就好办了,就不存在谁先革命的问题,大家就公平了,泰康考进去多少就是多少,光大永明考进去多少就是多少,现在你让谁革命谁也不敢革,你动一下,就把底下人的活路都弄没了,第二我们也不敢说这个事情就一定是成功的,这方面监管机构应该毫不犹豫贯彻的。我在光大永明之前在友邦工作过,借助在友邦工作的时候也去过国外一些市场看过,我们在菲律宾和加拿大做得都不错,我们也去看了。国外的监管首先体现在对准入资格,这个问题不是保险公司来探讨的,一定是人家探讨,但是这个探讨就结合人家有水准,定完了以后,包括新加坡市场,新加坡卖投连的资格,我当时看完了以后,我觉得我都考不下来。第二,他们销售的时候,要让客户填将近30页的表格,客户填完了以后那就不存在误导客户的问题,想误导都误导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