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伦敦鲸搁浅 重演尼克里森式惨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4 14:20 来源: 新浪财经作者:张仁
摩根大通日前宣布,由于一项对冲投资策略出现失误,公司在近6周时间内巨亏20亿美元,并且未来损失还可能再增加10亿美元。巨额亏损源自公司首席投资办公室,一位代号为“伦敦鲸”的交易员,重仓押注信用违约掉期(CDS)所致。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首席投资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正是风险控制。
这位代号为“伦敦鲸”,名叫伊科西尔的交易员在过去几年中,和他的所在团队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累计投下的“赌注”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以至于当他大肆建立违约掉期(CDS)产品头寸时,众多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当时也都在下注于CDS,与已经身在明处的摩根大通进行对赌。
“伦敦鲸”搁浅,背后的问题不光是摩根大通银行自己所讲的投资策略失败的问题,而是风控体系是否健全和是否具有执行力的问题。曾一度被认为是美国最大也是最稳健的银行之一的摩根大通公司,想必风控体系是否健全我们不应有任何质疑,那么问题显然出现在交易员本身还有就是交易员背后的风险管控部门的执行问题了。
据了解,“伦敦鲸”的地位在摩根投资办公室首屈一指,技术分析水平更是出神入化。美国一位金融市场投资主管这样评价伊科西尔“伯南克对国债市场的地位有多重要,伊科西尔在衍生品市场的地位就有多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摩根大通的此次意外巨亏原本可以避免,或者至少可以将损失最小化。早在一个月前,媒体就披露了相关风险。摩根投资办公室风控人员,也曾提示伊科西尔风险过大,但是因为过于敬重“伦敦鲸”不敢太过干涉他们团队的交易,因此没有按照风控计划去执行,随着伊科西尔不断的倒加仓位,不断的押注,才造成这次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发生在一些小型银行,这样的亏损足以导致该银行倒闭。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由于风控系统和风控管理问题,造成银行出现巨大亏损的事件。也就是金融界闻名的尼克。里森事件,这一事件直接造成巴林银行破产倒闭。尼克。里森,巴林银行驻新加坡的经理。1992年被派往新加坡任期货交割主管,不久兼任交易主管。一人身兼交易和交割主管两职的本身,使银行内部的相互制约组织功能丧失。在94至95年间他操作日经期权,遭遇神户大地震日经指数大跌,为了挽救败局,尼森大量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同时卖出日本债券和利率期货,企图影响价格走势。但终因无力回天,到2月23日,尼森共买进70亿美元的日经指数期货,200亿美元的债券和利率期货,经结算共亏损10亿美元。1995年2月26日,具有233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被荷兰银行购买。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摩根大通亏损20亿,这两个事件共同之处都在于风控体系不健全和风控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执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易员的自控,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伦敦鲸”伊科西尔,还是年轻有为的尼克。里森,他们在金融市场的交易水平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无论是再成功的交易员,他一样无法摆脱人类的天性,在面对亏损的时候,他们和普通的交易者一样,也会紧张,也会想去摊平成本(倒加仓)。华尔街有一句流传百年的名言就是,华尔街没有新鲜事物,交易像山岳般古老。只要有交易在,尼克里森式的悲剧还会不断的在上演。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或情绪时,你会聚焦在那情绪或事上,这样就被赋予了更多负能量,使之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你无法面对。
在交易中,没有资金管理没有风险控制的操作是豪赌,有操作技术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做好,就如一个人你要成功除了有扎实的功底外,还需要具备成功人的素质。因此,学做交易先学会做人,入市之前先明确自己是在赌博还是交易。
如果没有资金管理的成功是偶然的,但没有资金管理的失败却是必然的,“伦敦鲸鱼”和尼克里森的案例告诉我们,再高超的分析水平也不如拥有一个最简单最低端的风控手段。失败会天天伴随在每个交易者得左右,关键你是否可以承受这个失败,不要把错误在事后归结为“心态”,那是在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也不要太过盲目的自信,以至于全世界都知道你错的时候,你还在执迷不悟。很多交易者热衷于金融投资,他们把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学习技术分析上面,殊不知他们学到了招式,却忽略了内功心法。我们所指的内功心法正是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只有建立并严格执行这个机制,才有可能在大多数人发生巨大亏损的时候我们可以存活下来!要知道,活着就总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