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伊恩-坎贝尔:全球首要风险是通胀而非增长减速

2011年05月12日 17:08 来源:《财经网》

  全球经济是否陷入阶段性疲软?过去一周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中国的通胀数字也稍微降低。但认为全球经济已经冷却、货币紧缩政策可以延缓的结论是错误的。通胀压力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比上一月的5.4%略减。但这个数字还是非常高,通胀压力仍清楚可见。据报,中国薪资水平普遍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人民币对美元增值步伐仍较缓慢。4月份巨大的贸易顺差则显示着中国的外汇储备仍会很高,而货币供应也随之对应。

  创记录的进口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全球复苏已稳定地走上正轨。中国4月份出口额比同比上涨29.9%。

  同时,快速增长的新兴世界也渴望着德国的商品。德国3月份的出口额同比上涨19.9%,打破了2008年4月创下的记录。一位经济学家因此宣称德国正面临“黄金十年”。

  显而易见的是,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德国和中国的通胀压力加大。德国消费者的钱在往外流。德国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欧元区衡量通胀和物价稳定的方法)已升至2.7%,而整个欧元区的指数快要达到3%。欧洲央行将需要提高利率。的确,欧元区外围国家还在麻烦中,但欧洲央行不能让核心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投资者,或许政府决策者们期望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能出现疲软。事实是有限的货币紧缩政策并未对全球增长起到多大的约束作用。德国和中国的出口骤增就是响亮的回应。大多数国家的实际利率是负的:强劲需求和货币过量相结合的情势意味着紧缩力度要增加,以防止大宗商品继续上涨及全球通胀走高。

  相关背景:

  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比三月份的三年来最高记录5.4%略有下滑;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

  中国4月份贸易顺差从三月份的1.39亿美元飙升至114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表示,在大宗商品进口放缓时,出口暴涨是由强劲增长所致。4月中国出口约1560亿美元,同比增长29.9%;进口约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德国3月份进出口额均创记录,出口额为983亿欧元,比2月份增长7.3%,进口额则比2月增长3.1%,达794亿欧元。

   伊恩•坎贝尔是Breakingviews专栏撰稿人。曾是荷兰银行新兴市场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人智库拉丁美洲的区域主管。2000年成为新闻从业者,开始为《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独立报》、《经济学家》等刊物撰写文章。

  作者为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更多独立评论和分析请访问breakingviews.reuters.com;Breakingviews专栏译文由财经网独自担责,中文版权归财经网独家使用(编译:朱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