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刘伟:经济增长放缓并不可怕

2011年06月13日 11:32 来源:深圳商报

  □ 刘 伟

  最近,各家机构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相对悲观的观点占据上风。增长放缓、通胀难遏、大宗商品暴跌、股市低迷、美国经济复苏再现悲观、欧债危机仍在发展、日本经济一挫再挫,构成一幅压抑图卷。

  悲观者如知名经济学家谢国忠,他相信“新二次探底”恐慌要早于去年,而此番危机的风暴眼在政府债务。他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大国政府无一进行充分结构调整以解决泡沫及其破裂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主要经济体反而采用刺激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希望能够通过增长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危机过后仅仅两年,世界又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原因。除了谢国忠,持有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观点的机构也在增加。

  从最近几个月数据看,经济增长放缓没有疑问。但是,放缓真有那么可怕吗?政府一直强调调整发展方式、调整增长方式,过去若干年似乎增长从未放缓,但结构性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如今,放缓如果是结构调整的代价,且放缓并未失控,可理解为在政策意图预期之中。即便是一直持悲观观点的谢国忠,也曾在专栏文章里强调“乐见中国经济放缓”。谢国忠相信,过分依赖泡沫获得增长的模式,越早调整越好,越晚代价越大。

  事实上,从企业数据、用电紧张、进出口数据等方面看,放缓远未到滑坡地步,甚至大多数机构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名义增长仍在9%以上。换句话说,这样的增长水平,完全可以支持大力度调整结构。某种程度上,很多经济学家担忧的并非增长放缓,而是在结构调整上举棋不定、左右摇摆,朝令夕改,把结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全球第一经济体美国再现复苏乏力局面。上周,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实际增长1.8%,明显慢于去年第四季度3.1%的增速。此外,今年5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60.4大幅下跌至5月份的53.5,为该指数今年以来第一次下探到60这一门槛之下。同时,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开支增速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降至2.7%,成为美国经济减速的重要诱因。

  当然,如何解读这些数字则各有说法。比如美联储在8日发布的褐皮书经济报告中即用了审慎乐观的措辞。报告称,12个地区联储的报告显示,自上次报告发布以来,经济活动总体上持续扩张,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地区显示经济活动有所放缓。

  6月10日,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告,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612.2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694.6亿元,增长34%。继4月后,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第二个月超过万亿元。财政部表示,5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受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带动外,主要是由于5月为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集中入库期,因上年企业效益较好,相应带动今年5月汇算清缴的上年企业所得税入库增加。

  截至5月,今年全国财政收入4682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9.67亿元,增长32%。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41896.23亿元,同比增长30.8%;非税收入4923.83亿元,同比增长43.1%。不过,多数机构预测,未来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低于此前。

  针对6月份以来空调等产品普遍涨价的局面,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空调不是生活必需品,全行业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也是必然。但是空调的价格调控更多的还是市场作用结果,发改委不会过多干预。”

  始终旗帜鲜明反对干预市场价格的安邦咨询认为,从日用品到白酒再到空调等产品,发改委对下游行业的价格干预有逐步放松的态势。而且,油价、电价等基础资源品的价格已陆续上调,再继续干预下游行业的产品价格恐怕会放大价格管制的负面作用。因此,上半年结束后,发改委很可能结束对绝大多数下游行业的价格干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