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执法不严违章建筑牛气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7:40 来源: 工人日报

  相比罚款的约束力而言,违章建筑可能带来的额外利润的诱惑力显然要大得多。这正是不少开发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本报8月2日刊用新华社报道,一个被浙江省、金华市均列为重点项目的建设工程,却成为当地最大的违章建筑,不仅改变了建筑使用功能,更超审批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一旦违建行为能以更改规划或“罚款转正”的方式成功“闯关”,开发商将因此获得8亿元以上的额外利润。

  处罚力度有限让不法企业有了可乘之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使得违建事件频频发生。先违建,造成既成事实,然后缴纳相关费用和罚金后将违章建筑合法化,如此“合算”的买卖在一些地方并不少见。而这则新闻的不一般之处在于,违章建筑就盖在市政府的眼皮底下——“它所在的位置与金华市政府大楼隔街相望,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

  一方“利”字当头对法律视而不见,另一方则装聋作哑对违建现象视而不见,于是“最牛违章建筑”应运而生。前者的行为理应受到惩罚,而谁纵容“最牛违章建筑”的诞生更值得深究。

  这座违章建筑本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拔地而起“既成事实”的。该项目位于商业中心,且主体工程就盖了一年半,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没有一家行政执法单位制止其显而易见的违建行为,直到市民和业主再三举报,有关部门才进行调查。这一切着实蹊跷。对于建设项目来说,规划、建设、行政执法等各个部门本应环环相扣地监督、执法,本应根据举报及时了解情况查处违章建筑,但他们起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失语,此后又一再拖延调查处理,究竟是何原因作祟?

  今年6月,金华有关部门终于对该项目作出了没收违章建筑面积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看起来这起事件并未给当地财政带来什么损失,甚至可以给国有资产增加一笔不小的“进账”——按该地块市价计算,没收的违建面积市值估计达4亿元。但这事不免会让人联想起那样一个镜头:带着红袖套的老太太在一边站着,等着你随地吐痰,然后冲上去收罚款。

  对地方政府而言,这绝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事实上,这起在市政府眼皮底下的违建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难计算和补偿的。行政部门面对违章建设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异于利用手中职权充当保护伞,为违法者大开绿灯,助长的是违法者无视法律的牛气,损失的是公众的利益,抹杀的则是政府的公信力。

  正因如此,对此类事件不能一罚了之,而是要追究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一旦违建项目“既成事实”,也意味着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也“既成事实”。前者要处罚,后者也难辞其咎。对违建单位重罚可以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再顶风而上;对管理部门究责则可以以正视听,有助于重塑公信力。

  治理违建,执法重心前移颇为重要。如果在违章建筑建造过程中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不仅可以以儆效尤,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避免大量建设资源的浪费。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一年来的拆除违章建筑“铁锤行动”,海南三亚共拆除了1578栋违章建筑,总面积160多万平方米。成绩斐然固然可喜,但不可忽略的是,当160多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变成一堆建筑垃圾,该是多大的损失?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有多严重,违章建筑的“牛气”就有多大。出了事,板子不应只打到违法者身上。谁纵容了违章建筑的诞生,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