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需破解知识产权屏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4:17 来源: 《法人》企业“走出去”需破解知识产权屏障
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什么样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与管理?
文 本刊实习记者 谭古丽
2011年7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与英国特许仲裁学会东亚分会在深圳联合举办“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及防范”研讨会,从律师、企业、仲裁机构、法院和政府部门等不同视角,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唐文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秘书长韩健、英国特许仲裁学会东亚分会主席Joe Gilfeather到会并分别致辞。
研讨会期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屏障问题,成为参会代表热议的内容之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通讯”)法务总监郭建军结合在研讨会上的演讲内容,向《法人》记者介绍了中兴在抢夺印度市场时所遭遇的法律问题,以及中兴在“走出去”时所收获的经验与教训。这些切实的案例都颇具代表性,其中涉及知识产权风险的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知识产权诉讼的启示
今年以来,中兴通讯在国内外遭遇了多起轰动一时的知识产权诉讼,先是通讯界的老大——爱立信向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法院提出指控;接着同城兄弟华为也不客气,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提起了诉讼。
“知识产权永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很正常’。”郭建军认为。
近年来,随着处理专利诉讼案件的增多,中兴在操作上已相当成熟——哪怕面对行业老大爱立信。郭建军透露,与华为的诉讼也已进入漫长的司法程序,对公司的其它运作丝毫不影响,相信会处理得比反倾销案件更好。
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官司时要学会从容——信心才是打赢市场很关键的因素。
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走出去”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讲求平衡,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知识产权的实力,这将十分考验公司法务人员的知识储备。
如今,在知识产权方面,最大的冲击来自欧美市场。因为欧美已运营此领域已多年,相比而言,市场更规范,哪怕对于“走出去”近二十年的中兴来说,也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而对于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更要明白要熟悉国际规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企业要慢慢把这些规则摸透,缺失哪一块都要虚心补课。
“走出去”的风险与防范
提到跨国经营所遇到的国际风险,还有另外三点也十分值得关注——贸易保护,反倾销和税务问题。
“海外市场的不景气,(这些年)贸易保护方面会变本加厉”,郭建军这样说道。作为市场排除其它进入者的一个手段,贸易保护会干扰正常的经贸活动,而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要特别重视。
再者,国家特殊的法规与政策也会引起法律风险。郭建军举了南非的BEE(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即黑人经济振兴法案)为例。此法案要求南非具有一定等级BEE资格的公司才有相应资格对政府性项目进行投标。而在南非,外国企业投资的时候,黑人比例至少占到20%以上,而且此比例越高BEE评分就越高。然而在南非的投资,企业一般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常设机构”等引起的税务法律风险。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往往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税务成本。所以对于公司,如何避免双重缴税,如何进行合法的有效的税务策划,对于公司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俯拾即是”的法律风险,如何进行法律风险管理是每一家“走出去”企业的必修课。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综合分析,在合同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人力资源劳动事务法律风险、税务法律风险、公司治理及监管风险、资本运作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都要有清晰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