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破袋装米的财政不能光靠文件补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6:49 来源: 燕赵都市报2011年2月11日,江西鄱阳县财政局股长李华波伙同他人携亿元资金外逃。日前,江西省纪委决定追究57名相关人员的责任,其中原鄱阳县政协副主席、县财政局局长欧阳长青,原鄱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曹绍洲等1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新华网8月2日)
此案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它是一个“三多”案:首先是涉案金额多;其次是涉案人员多,仅此次被追究责任的就达57名;更重要的,还是它暴露的财政漏洞多。经案件调查组调查,这一案件发生的原因,包括财务管理混乱、金融管理混乱、资金监管不力、主要领导干部腐败、用人严重失察等方面,每个原因下面又包含诸多具体的问题。查找出这么多原因,一方面固然说明调查比较深入,但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暴露了当前的县级财政是“竹篮打水”、“牛栏关猫”,可谓漏洞百出。
在如此之多之大的漏洞面前,出现问题并不奇怪,不出问题才是奇怪。可以说,公家的钱是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些钱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民众切身权益。对此,在追究57名相关人员责任的同时,江西省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包括健全完善资金安全风险防范制度、对全省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整顿规范、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等,为此新出台了多个文件规定。
然而,李华波伙同他人携亿元资金外逃,本身就是违法违规行为。换言之,过去本身就有不少文件和规定,之所以出现惊天大案,就是因为这些文件和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守、执行,这正是财政资金管理漏洞百出的表现。那么,既然原有的文件和规定并不能得到严格遵守,公众凭什么就能相信,江西省在案发后新出台的这些文件和规定,能得到严格遵守呢?值得质疑的是,以文件补充文件,以规定补充规定,是不是就能把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上的诸多漏洞堵住?所谓殷鉴不远,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事实上,导致财政资金管理“破袋装米”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相关文件出台得不够多,而在于财政本身的欠缺透明。亿元资金被套取而无人能及时察觉,财政局违规开设账户,滥开滥设专户,结存财政金额过多,等等,都暴露出财政“糊涂账”的存在,政府手里到底有多少钱、这些钱到底怎么管怎么用,不仅外界看不真切,就是许多内部官员们也难以知情。公家的钱放在黑屋子里,就难免有人会伸黑手,财政资金的流失、挪用、侵占等势必层出不穷,李华波等人携亿元资金外逃只不过是个曝光了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已经远远不只这一起。
所以,要真正做到所谓“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更好地防范财政管理风险,归根到底不在于出台多少新文件、新规定,而在于坚定不移地打造真正的“透明财政”。所谓透明财政,就是财政的政务公开,即将财政的决策、预算、执行、决算等情况进行充分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等,实现政府理财活动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透明财政既是公开、阳光财政,也是科学、民主财政,是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保障,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本质内涵,也是防范财政资金管理漏洞的根本途径。
只有坚持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深化管理、执行监管改革,拓宽财政监督渠道,构建“透明”财政,把财政的钱放在阳光下,放在人大法律监督、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审计外部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多重监督体系之中,才能使各种漏洞被及时发现、封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邓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