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坏主意传染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13:30 来源: 《财经》杂志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文

  大西洋两岸误导性的经济概念一直在相互强化。这些政策所导致的欧美发展停滞,也在彼此强化之中

  2008年的大衰退已经演变为北大西洋沿岸的遍野哀鸿:这场衰退的主体是陷入低增长、高失业泥淖的欧洲及美国。泡沫的破裂导致欧美出现了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式的经济刺激。这些刺激避免了衰退的大大恶化,但却加剧了巨额预算赤字。由此产生的大规模削减支出的措施,意味着高失业率水平必将持续下去,可能在多年内都得不到改善。

  最终,欧盟决定帮助那些陷入财政困境的成员国。它已别无选择:金融动荡可能会从小国向大国蔓延,欧元的生存随之也将受到威胁。欧洲领导人意识到,受困国家的债务将变得不可治理,除非这些国家能实现经济增长,而如果没有援助,经济增长就是痴人说梦。

  尽管欧洲领导人所承诺的援助还仅仅是在路上,但他们认定那些还没有受到危机波及的国家必须削减支出。由此带来的财政紧缩将拖累欧洲经济,其中包括受困最严重的希腊。毕竟,对于现今的希腊来说,最大的支持莫过于贸易伙伴恢复强劲增长。

  危机前的讨论表明,人们并未就修复经济基本面做过多少努力。欧洲央行强烈反对体现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方案——重组倒闭或破产实体的债务,这表明西方银行体系将继续脆弱。

  欧洲央行指出,纳税人应为希腊主权坏账完全埋单,因为任何私人部门的卷入都将引发“信用事件”,导致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大规模偿付,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动荡。但如果欧洲央行真的有此担心,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要求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

  类似地,欧洲央行早该将银行排除在高风险CDS市场之外,以免它们沦为评级机构的人质。欧洲领导人在最近的布鲁塞尔峰会上所达成的积极成果之一,就是开始限制欧洲央行和美国评级机构的权力。

  事实上,在欧洲央行立场中最奇怪的是它威胁说:如果评级机构认定重组应被归于信用事件,它将拒绝接受重组国国债作为抵押品。重组的全部关键在于卸掉债务包袱,让剩余部分变得能够治理。如果重组国国债在重组前被接受为抵押品,那么它们在重组后肯定会变得更加安全,因而肯定会继续被接受为抵押品。

  重组会让人们认清央行终究是个政治机构,有其政治日程,独立央行总是会被它们所监管的银行绑架。

  大西洋另一侧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极右翼势力威胁要让美国政府关门,这验证了博弈论:当发生冲突时,理性个体为一方,未能占据优势的非理性人为另一方,后者向前者威胁着要使用玉石俱焚招数时,他们总是会获胜。

  在税收并不增加的前提下,奥巴马总统默许接受了一种非均衡性的债务削减战略。甚至是在过去20年中获利斐然的百万富翁们,也不会面临更高的税负;石油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没有取消,这将有损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

  乐观派指出: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达成以及主权债务违约得以避免,二者的短期影响有限。但工资税削减计划并未更新,而企业在预计到负面影响后会更不愿贷款。

  刺激计划结束本身就会引起衰退。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刺激而非紧缩,即使站在预算平衡的角度考虑也是如此。

  赤字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税收收入的提升不振,而这又是经济表现萎靡所致;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只有一个,就是让美国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但最近的债务上限协议与这一方向南辕北辙。

  许多人担心,财政问题会在欧美之间互相传染。毕竟,美国财政治理不力是引发欧洲问题爆发的重要原因,而欧洲财政动荡对美国也绝非好事,特别是考虑到美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在不透明的CDS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

  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另一种传染:坏主意很容易跨越国界。不仅如此,大西洋两岸误导性的经济概念一直在相互强化。这些政策所导致的欧美发展停滞,也在彼此强化之中。■

  作者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