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羽:中秋季建议太像画饼充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16:08 来源: 燕赵都市报一项“中秋节在你心目中意味着什么”的投票活动吸引了超过8000名网友参加,6000多人投给了“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但与此同时,一家招聘网站针对职场人士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4881名投票网友中58.1%的人表示中秋节不能回家陪父母。民俗文化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建议,人们应该用“大节日”的观念来看待传统节日,节日不只是一天,比如古人过端午,从五月初五到二十,半个月都是端午季,现在也可以提‘端午季’、‘中秋季’,这样节日的时段和文化就拓展了,少了时间的局限,给了人们更多团聚的机会。”(9月12日《扬子晚报》)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傍父母而居,他们在三天的假期内很难及时地赶到父母身边,陪他们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为此,专家提出了延长中秋假期的建议,这个建议本来有些靠谱,如果中秋假期真的可以延长,那么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回家。相应地,中秋团圆的概率就会增大,中秋节日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归。
遗憾的是,这位专家所谓的延长中秋假期只是一个空洞的“中秋季”的概念,意思是大家不必纠结于中秋这一天是否回家,可以把一段时间内的团聚都看成是中秋团聚。如此,岂不是解决了中秋不能团聚的尴尬?岂不是拯救了中秋的节日内涵?反正团聚发生了,管它在具体的哪一天呢?
如此说法,看似有理,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人们所纠结的不能回家,并不是任何时段都不能回家,而是节日不能回家,这种节日的不归,让人有种无法排解的失落感与孤独感。这些感觉在节日之外,都不会那么明显。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问题,以节日稀释、注水的方法实现过节,无疑于事无补。因为,节日的珍贵就在于其特定性,在于特定时间的集体性,人们之所以看重节日,就在于这特定的时刻可以统一人们的行为,将意义最大化地呈现。假如,没有了节日的特定性,以及过节的集体性,节日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专家的建议其实跟公众诉求有些“南辕北辙”。在公众看来,中秋不能团聚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表面的原因是,法定的假日不够多,来不及赶回家中过一个幸福的中秋节;深层的原因是,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当一个年轻人需要靠啃老才买得起房子时,他怎么能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边生活?对此现实问题,专家不仅视而不见,反而轻描淡写地给出了一个“中秋季”的过法:不必把中秋节看成是一天的事情,可以把前后的很多天都当成中秋节,这样团聚的几率就增大了,中秋不能回家的困扰就没了。按照专家的思维,甚至人们可以把一年看成是节日季,反正都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正是这种诉求与回应的偏差,导致了专家的“中秋季”建议遭到了舆论的白眼。人们不明白,难道专家不知道很多人的节日是没有保障的,哪怕是中秋节这样的节日,很多人都在加班,更不用说什么“中秋季”的概念——— 即使人们心中有这样的概念,恐怕也是无法在现实中兑现的。同时,人们也不明白,难道专家不知道两代分居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即使中秋的假日可以延长,也未必能够增加两代人相聚的机会。其实,专家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呼吁多放几天假来得实际一些,即使这个建议也不太可能实现,但至少给人以务实的感觉。相对而言,“中秋季”的建议太像是画饼充饥了。
□乾羽